论述幼儿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邓纲梅
[导读] 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是一种教育发展趋势

        邓纲梅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幼儿园  重庆  奉节  404600
        
        摘要: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是一种教育发展趋势,幼儿教师应真正的了解游戏化教学的真实含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发挥出游戏化教学的真实效用。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吸引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构建科学完善的行为规范,使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成长。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游戏化教育的效果,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化教学  开展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年龄基本集中在3-6周岁,处于活泼好动、乐玩好玩的年龄。对幼儿的成长而言,游戏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幼儿的认知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索能力等都可以在游戏中进行。所以,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是一种教育发展趋势,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将游戏化教学以正确的方式应用到幼儿教育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成为了重中之重。但是当下我国还是有许多的幼儿园依旧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得这些幼儿园的教学效率提升艰难,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作用。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幼儿教师应该重视起游戏化教学,真正的了解游戏化教学的真实含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发挥出游戏化教学的真实效用。
    一、探索游戏化的课程,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
        资源的开阔和运用来源于幼儿的喜爱程度,只有让他们更加自主的参与,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更加明显。对于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说,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如果单纯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则不利于他们的全面成长。所以幼儿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游戏化课程的研究和分析,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满怀激情地进入到课程的探索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为游戏作为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教师将它合理的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就可以为幼儿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幼儿课程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保证课程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可以依据幼儿爱模仿爱表演的心理,带领幼儿根据语言教学内容进行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这样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氛围,让幼儿通过可以有趣的角色扮演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以保证幼儿的语言学习质量,实现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步提升的目的,进而推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编制游戏化的内容,增强幼儿的体验热情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能够真正与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需求达成一致,这样一来才能促使他们积极踊跃的融入到学习中,以促使他们内心的情感更为丰富,体验更加深刻。所以幼儿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不断的探索和编制游戏化的内容,与幼儿之间年龄特点进行密切的结合,让课堂教学始终洋溢着快乐和温馨,感谢游戏化教学的特色,成功的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更为深刻,以不断的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玩彩球,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共同玩耍或者是小组传球比赛,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能够促进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多方位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游戏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多元形式引导幼儿,使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幼儿小组玩耍过程中,也应当以观察为主,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或者是游戏角色的角度提出建议,通过间接性指导,能够使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共同交流和探讨,从而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
    三、组织游戏化的活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生本教学理念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整体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持续进行的重要条件。作为幼儿教师要强化幼儿的主体地位,适当的组织和探索游戏化的实践性活动,多给幼儿参与的机会,让幼儿更加积极的表现自我,促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全面的增强,需要全面的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刺激他们的感官,让他们内心的感触越来越深刻,从中得到更多的成长经验,并引入到实际的生活中,以获取最佳的游戏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达到激发幼儿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游戏方面,男宝宝和女宝宝的兴趣就有所差别,男宝宝格外喜欢运动类的如拍球游戏,而女宝宝则比较喜欢各种过家家的游戏活动,这就是性别导致的游戏兴趣差距;其次,在幼儿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结构。如小班的宝宝,因年龄小,教师应当设计一些运动强度不大、游戏规则简单的游戏活动,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活动难度、增加一些相对复杂的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幼儿游戏教育的效果。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当中进行应用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帮助教师提升幼儿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游戏教学,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并且对整个游戏过程加以科学地优化,从游戏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以及差异性教学等多个方面入手,最大程度上确保游戏教学的质量,满足幼儿教学的实际需求。当然,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教师必须要保持耐心和爱心,通过不断地完善与创新,促使幼儿能够身心发展,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建设。
参考文献:
[1]袁宇鹏.结合《指南》浅谈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105-105.
[2]杨玲.浅谈教育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7):3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