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刘建
[导读]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各项能力仍旧处于发展的状态,

        刘建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 322000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各项能力仍旧处于发展的状态,教师要认识到这一规律,在课程的开展中能够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物理学科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介质,要求教师能够提出更为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转变,以此实现能力的提升。本文将重点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展开研究,以期为其他教师优化课堂活动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提升
        引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仅关注某一题目的正确与否,并不关注在解题过程中其所应用的技能技法等,导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深化,进而无法对知识体系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自然无法构建起理论与实际问题解决方法之间的关系。如此,要求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思维导图、情境创设、实验探究作为工具,逐步提升其能力水平。
        一、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刺激抽象思维能力的产出
        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其涵盖了力学、电磁学、能量学的相关内容,若分割来看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在新课讲授完毕后并不能将存在内部联系的知识点予以整合,使得学生无法获取到关于理论本质练习的讯息,自然在综合运用的过程中难以直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处理,由此教师要将思维导图引入其中,利用直观的连接方式和突出核心的工具建立起知识间内部的联系,有助于打破知识壁垒,引导其对基础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认知[1]。
        例如,在讲解完关于运动的描述这一章节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先回顾之前在讲解质点、参考系、时间、位移以及速度、加速度时所学到的知识,接着以描述运动为中心,自行将本章的知识点以分支的形式涵盖其中,此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整理的能力,有助于刺激思维能力的产出。在学生上交思维导图后,发现部分人仅仅将笼统的概念罗列在分支上,并未展示出各自的关系,因此要进入到细化的环节,要求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就各自形成的思维导图内容予以讨论,给出细化的意见[2]。以时间、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为例,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而速度的变化所体现的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而速度的改变同样要受到单位时间位移变化的影响,自然建立起时间、位移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将物理本质说明清楚。


        二、以情境创设为工具,提升抽象思维能力的水平
        物理知识本身具有抽象的特点,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一门课程难度较高,从心理上产生了畏惧的情绪,不利于课程的开展,也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生成。而抽象思维能力的生成要经过直观思维转变的过程,说明教师要通过展示直观图样,将学生带入到问题和实际生活情境中,在感性思维的促使下逐步跨越到抽象思维能力养成的层次。
        例如,教师可构建符合生活情境的互动场景,将物理知识具象化,以此在保证课堂活跃氛围的基础上,带动思维的发展。在讲解力的合成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先给出问题情境:想把一桶水从地面转移到桌面上,你能用几种方法?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直接抬上去、可以用吊车吊起来等等,此时教师展示与学生所阐述的方法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直观呈现出用吊车吊装、手提水桶的作用特点,继续提问:如果现在将桶里的水增加重量,变为50KG,这时同学们你们还能自己将它抬上去吗?学生给出可以几个人一起作用的回答,以此引出合力的概念,建立起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提升抽象思维能力的水平[3]。
        三、以实验探究为工具,保证抽象思维能力的内化
        实验是物理课程的核心,理论的引出同样需要借助实验,增加实验活动的展开次数能够将学生引入到探究的情境中,进而在实验现象分析和理论验证的过程中深化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引入合力的概念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研究形变量的工具,为每个小组提供橡皮筋、弹簧秤、白纸、刻度尺、图钉等,鼓励学生自行选择相应的器材,说明实验设计方案。大多数小组选择了利用方木板、白纸、橡皮筋、图钉、弹簧秤证明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操作办法,将相应的器材设置完毕后,精准连接,分别依照不同的角度张拉橡皮筋,读出弹簧秤的示数,并形成图示,以此说明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将图示的比例放大,利用几何作图的方式求出合力,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的能力,有助于加深抽象思维能力的水平,并感受到利用证据演绎推理假设的具体步骤,利于形成求解力的合成问题的模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抽象思维能力的生成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不可操之过急,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利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和知识整理的方式将其引入到对理论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应用的场景中,并在潜移默化间深化抽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践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花.高中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D].长春师范大学,2018.

[2]葛平广.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2206:217.

[3]卢飞进.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家长,2020,12:11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