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管理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任雪芳
[导读]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任雪芳
        阳西县方正小学  广东省阳西县  529800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由于每个班级内都会存在后进生,需要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重视后进生的管理工作,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后进生认知学习对自身的重要性,并产生积极学习的意识并不断提升学习能力,进而在促进每位学生各项能力成长的同时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后进生;管理措施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方面不喜爱学习且不求上进,经常会在课堂学习中出现扰乱课堂的行为而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1]。其实,每位后进生的内心中想要和其他学生一样受到教师的表扬,并在班级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教师管理班级,只是在未受到教师重视或者受到教师“嫌弃”的眼神与行为后,导致后进生的学习效果逐渐低下,并且还会采取各种不利于自身的行为去吸引教师的注意力。由于每位学生在教师面前都是平等的,后进生也是教师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主体,需要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并且要鼓励与赞扬后进生促进改变后进生对教师与学习错误的认知,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学习中并摘掉后进生的称谓。
        一、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现象
        阳西县是欠发达地区,我校虽在县城,但留守儿童较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各班都有个别问题较严重的后进生,给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许多班主任面对后进生,束手无策,小学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平性有所欠缺
        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会存在欠缺公平性的现象,比如在选择班干部时会由成绩优良的学生担任,这一行为在告知小学生只有学生习良好的人才可以为自己所在班级服务,对于小学生拥有的热心肠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另外,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对于学习优良的学生较为重视,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及各种情感,导致班级管理未达到一视同仁的效果而降低了班级管理的质量。
        (二)缺乏民主性
        班级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在管理班级时也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但是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却存在着教师占主导的现象,班级管理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教师一人决定,而未将学生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班级管理各项决策中未实施民主投票模式,只是由教师对于管理决策直接决定,忽视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班主任教师的情绪决定着管理过程
        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会存在着以自己的情绪管理班级的现象,如果教师对某位学生存在不喜爱的心理,教师会对这类学生要求较多;若教师喜爱学生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会很难发现班级内存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降低班级管理的效果。另外,教师的偏爱会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加抵触学习,产生的行为不只不利于班级管理,还会影响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而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过程。
        二、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管理后进生的策略
        (一)充分了解每位后进生
        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需要重视后进生的管理工作,并在管理后进生时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及特点,进而为后进生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2]。在了解每位后进生时可采取如下的措施:首先,密切观察后进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观赏后进生的一举一动,还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其次,教师要重视后进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是否有效完成及完成的效果,可以作为教师管理后进生的重要依据。最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后进生更多的信息。教师只能在学校了解学生在校时的情况,并且教师需要管理的学生较多,不能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放置于后进生身上。

因此,教师可以与后进生的父母多沟通,从父母的话语中了解后进生的具体信息,比如后进生在家中的表现及喜好,可以将这些信息融入后进生管理中保证管理效果。我习惯每个学年初期,就把全班后进生进行摸底,详细登记学生情况,并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在方正小学这么多年,可以说阳西县每个楼盘、每一条街道都留下我的足迹。
        (二)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开展教学
        后进生在学习方面能力较弱且会因为自身学习不佳而存在敏感的内心,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比如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关注后进生,要求后进生理解与记忆基础知识,并且要在课堂中提问时可点名后进生将基础性知识阐述出来,后进生在阐述完成后要表扬后进生:“学习的不错,并且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一字不差的表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性知识,是实现后续学习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过程,因为基础知识是有效学习任何知识的重要内容,再通过表扬的方式让后进生知道教师对他的重视,能够激发出后进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并为后进生的管理创建出良好的开端。
        (三)适当性调整座位表示对后进生的重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后进生的座位进行适当性的调整,让后进生所坐的位置尽可能的接近主讲台,在方便教师观察后进生学习状态的同时可以表示出教师对后进生的重视,可以有效降低后进生因想要引起教师注意而产生的不良行为发生率。今年期初,我把上课不能集中精神的梁勤炳、陈俊霖由后面排座位调上第一排,在老师眼皮底下两人上课变得挺乖。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后进生与学习优秀的学生成为同桌,可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产生的学习行为去感染后进生的学习意识,可成为教师有效管理后进生的有效辅助。
        (四)在选择班干部时可鼓励后进生参选并给予后进生适当的职位
        每个班级在管理中都需要设立班干部,教师在设立班干部时应采取民主参选的方式,并且要鼓励后进生参与到班干部参选中,还要引导所有学生了解后进生身上的优势,促进多位学生选择后进生作为班干部,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评选当中,尽可能促进后进生成为班干部。如果后进生能够成为班干部,会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并且会让职位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对于后进生的转变会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五)在各种活动中多给予后进生锻炼的机会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会创建很多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应多给予后进生锻炼的机会,可让后进生主持活动或者参与到实践过程中,让后进生能够与其他学生多交流并进行良好的配合,在提升后进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后进行的协作能力,对于后进生各项能力的成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在后进生产生错误时要采取鼓励、引导的方式改正错误过程,并且告知学生研究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错误的过程,通过积极的思考及不断的实践是可以研究出正确答案的,在有效的引导后可促进后进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思想,并进一步促进了后进生有效的转化。
        今年五年级的语文第三单元有个实践活动,要求写调查报告,我让后进生与优秀生同组,分工合作。几个平时学习、纪律落后的同学走进社区调查错别字,行动迅速;他们上网查找资料更是驾轻就熟。我还喜欢利用学校的运动会,鼓励有体育特长的后进生参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培养全班同学的团结协作精神。
        刚刚结束的方正小学春季运动会,我班余中权、胡业坤、叶晓岳3位同学平时成绩落后、纪律差,但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为我班获得全级团体总分第三名作出了贡献,我大力表扬他们。现在,他们上课纪律好多了,学习也自觉了,进步非常明显。
        结束语: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后进生管理工作且采用合理化的管理方法,可引导后进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思想并积极运用自身思维思考知识点,对于后进行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力.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后进生管理对策探讨[J].学周刊.2020,(29):165-166.
        [2]董鑫.小学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对策探讨[J].新课程.2020,(38):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