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工作中的“以德治班”的策略实践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李晓凤
[导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教育进程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李晓凤
        陆丰市东海新龙中学 516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教育进程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自主性和自律性差、团队意识不够等问题依旧根深蒂固,导致班级德育进程缓慢甚至停滞。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教师常常会忽略德育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忽视品行作风对人格形成的作用,这时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以德治班”的策略推进班级管理,用道德约束学生的行为,提高思想觉悟、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以德治班;德育教育;师生关系;班级管理
        引言: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推进素质班教育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高中教师的关注和重视。高中阶段,不仅仅是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品行作风、习惯规范、综合素养的阶段。因此高中教师推进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品质势在必行。教师要灵活运用“以德治班”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和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以德治班”的教育方法一定程度顺应了国家“以德治国”的策略方针,也是实现德育终极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健康的班级准则
        高中班主任想要通过“以德治班”策略推进班级道德教育进程,需要从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班级准则和管理制度入手,意识到规则对人的约束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品行作风。目前高中从班级管理方式上看,主要存在“专治式”和“放任式”两种极端倾向,不管是继承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专制式”还是遵循无为而治的“放任式”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更不利于推进德育工作[1]。高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班级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班级制度,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定,营造出一个民主、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在选拔班级干部时,教师更应该灵活运用民主选拔制,让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更有利于高中班主任推进德育进程,高效地科学地管理班级。


        二、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身体和心理都逐渐发育成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思想道德有极大的可塑性。不健康的不良的师生关系是过往进行德育教育中的顽疾,班主任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味地进行专制式和输出式教育,高中生也不会体会教师的用心良苦,造成师生沟通的闭环,致使班级的德育教育停滞不前。为改变这一现状,高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课业繁重,学业压力大,青春期情绪起伏大,家庭状况等客观条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科学地与学生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充分理解、体谅和信任学生。同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准则,带头践行“以德治班”的策略,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和践行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行[2]。
        三、构建健康的班级精神
        凝聚力对于一个集体至关重要,对于一个班级也是一样,在进行高中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健康的班级精神来推进道德教育。教师可以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团体活动的魅力和集体荣誉感带来的力量。班主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应该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且增加活动环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不论何时,教师都不能喧宾夺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让班级权利真正的做到“下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也不要占用过多的课余时间,给学生留一些思考和休息的时间,鼓励学生如果实在有难言之隐可以私下与老师沟通,这样既尊重了隐私也保护了自尊心[3]。综上所述,充分尊重学生是各个高中教师推进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高中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德治班”则是德育教育中的关键一步。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性的教育,英国思想家洛克说过: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德行,将永远得不到幸福。推进道德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的行为作风、习惯品行、综合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因材施教。而学生也应该打开自己的心扉主动参与班级集体活动,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培养自己的自律性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陈淼.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198.
[2]张朝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中德育工作[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2019:2.

[3]郭晓云.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分析[A].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