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朱辉海
[导读] 随着课堂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使得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形式

        朱辉海
        广东省清远英德市英城街中心小学 513000
        摘要:随着课堂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使得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形式。这不仅仅给教师带来了更多高难度的教学挑战,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小学数学方面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求解答案,而是对于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这样不仅仅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自身的逻辑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小学高年级数学;效率;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仅对于各种商品的需求发生改变,在教育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在当今高要求高标准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符合如今的发展理念,对于课堂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广大的数学教师群体在不断的探索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但是还是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如何使学生高效学习这个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被开发的萌芽阶段,会对任何新鲜的事物产生浓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年龄,性格等特点来设计新的教学策略,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率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在讲解小学数学课程时应当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独有的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枯燥的根据课本照搬照抄,将课本上生硬的公式搬运到黑板上,这样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并且思考问题的本质,也无法从学习中有所收获。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征用巧妙的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让知识不在局限在枯燥的课本上,而在于学生自己的脑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夯实的基础。
        2.提高小学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强化预习手段,加强自主学习
在当今的教学现状中,每个数学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课下对明天的课程进行预习,但大多都是口头的传达,并没有硬性的要求。教师对于预习的结果也是很不重视。

久而久之,大部分的学生会放弃预习,可能存在部分的学生预习,但是也感觉到了被忽视也会放弃预习,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在接触新的知识时不能全部吸收,对知识的认知也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针对预习这个问题,要求教师结合小学生年龄,兴趣等特征用新的办法,新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在课前提问学生们是否在预习中遇到困难?困难又是什么?并在课程讲解中着重讲解学生们提出来的问题,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预习中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且要求学生准备数学专属笔记本,在预习时记录下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且在讲授课程后用红笔写下答案,为今后的复习做准备。
        2.2营造活跃的上课环境,强化学生上课兴趣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会激发出更高的学习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有活泼好动的习惯,如果学习环境过于压抑只会导致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没有较高的学习效率,还会使得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想法,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过失。因此就要求教师营造出一种友善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出每个学生的天性,在快乐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会更高,也能为今后更有难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并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前提下也要加强对学习知识的控制,特别是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2.3课本联系生活,加强知识掌握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性,但是小学生的大脑逻辑正处于待开发的萌芽阶段,让学生用自己懵懂无知的想法去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而且学生之间存在着大同小异的差异,因此教师就要注重“因材施教”。比如小学生好奇心强而且上课过于活泼,教师应在课堂上结合游戏来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概念,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固定在课堂上。比如讲到“不同形状的面积”这一章时,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各种形状的饼干让学生们分辨哪儿块最大,在不断的交流中促使学生加深对形状面积的认知。之后由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收获,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更有兴趣,而且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同时学生也真正的掌握了数学的概念,从解决数学问题中不断的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总而言之学习始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现实表达,要使学生真的爱上数学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收获知识与感想,这样才会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结语
        在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起点,是了解知识的开始。然而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的开端,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差异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设计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自己的见解与收获。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也要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江汗.小学数学高效率教学策略[J].新智慧,2017,15(22).
[2]王建均,小学数字原理及学习[J].小学数学教师,2019(6).
[3]郭达,浅析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