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重庆市忠县新生小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渗透,更为课堂教学,添加无形的力量,促使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挑战运用新课程标准,不断的进行课程的融合,从各个角度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针对学生学习的困惑,灵活的进行课程的提炼,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进行知识的解析,以增强学生体验和感知数学课程的能力,确保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关键词: 新课标下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进程紧跟新课程标准的延伸而不断的推进,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得以全面的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意识也在不断的攀升,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温馨和谐,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得以全面的升华,为各学科教学实践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由于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并不是很顺利,导致许多现代化的手段不能得到灵活的运用,缺乏实践性的指导,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导致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佳。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下,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对新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进行科学化的判断,以不断的进行课程的总结,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所学的数学概念,搭建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全面的提升。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运用现代化技术优化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形象直观的展现课程资源,促使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焕发强大的力量,清晰的呈现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微课技术引入到课堂实践中,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氛围,把抽象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教师作图时,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而运用微课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先用课前录制好的操作视频来演示画角的步聚和基本方法,由于这种微课视频形式,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到黑板上示范画角,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
二、设置递进式的目标变革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与教学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才能确保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持续的上升。因为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变革,采用递进式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层次分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的进行课程的开发和探索,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发展,以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水平。鉴于,小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就能解决。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的难度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理解不全面,效率还低。对于这些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递进式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步去学习知识,使困难的问题简单化,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就不能直接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学习小数的乘法,然后再让合作学习分数乘法。以这种递进式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有效获取知识,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组织精彩性的活动创新课程,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在不断的演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得以不断的提升,课程内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的亲身体验更为深刻,以奠定学生学习课程的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定理和性质进行实践性活动的开发和探索,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的正确性,总结出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灵活性的探索知识的本质,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以持续的上升,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不足和缺陷,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角的度量》,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白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学生再运用量角器展开角的实际度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角两边的长度?还是角的开口大小呢?学生可以制作一个活动角,即,角的开口可以随时变化,角两边的长短也可以适当变化。当学生制作好活动角,并将活动角两边的长短随意变化时,学生就会发现,角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假如角的开口大小变了,那么角的度数也就发生了变化。通过具体的测量探索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以及总结等学习活动,真正明白了影响角大小的因素。
简而言之,新课程标准是富有生命力的,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积极的情绪,让学生带着浓厚的热情,自主地进行课程的提炼,并全面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的进行课程的总结,从更多的层面进行课程的开发,让新课程标准与时代接轨,探索上述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研究,与学生携手共同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学习动力,促使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有机的整合起来,以确保新课程标准,更好的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董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2(03):184-186.
[2]罗洁,邓玉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9(07):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