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曾令成
[导读] 数学是培养思维的学科,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触数学这门学科。

        曾令成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明德小学   433201
        摘 要:数学是培养思维的学科,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触数学这门学科。而小学高年级是学生第一次发展思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今后数学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有时候还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这就要求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再加上我们正处在这个新时代,所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策略一定要有新意,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模式,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创新型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强化了学生的数学习能力。
        一、课前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所谓学生自主预习,并不是指学生漫无目的自学,而是老师在授课前,将学习目标和任务布置给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够,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老师给学生的任务一定是明确的,就比如要求学生看定义、看例题等内容。那么在此过程中学生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同学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标记出来,并把问题反馈给老师。而这些问题就是学生要听的重点,同样也是老师要讲的重点。,此外,因为很多小学生自律性还不够高,所以就会导致课前预习效果不佳,所以前期需要老师和家长要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督导,慢慢的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整个过程中,由于学生课前做了预习,那么课堂时间就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更高。
        二、老师打造高效课堂
        (一)课堂的导入要有新意
        如果说自主预习是基础步骤,那么课程导入就是核心步骤。由于高年级小学生正处在智力高速发展的阶段,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并想要探索未来,那么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将课堂导入形式变得有新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面积体积”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看视频了解几何体,还可以让学生用卡纸自己做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这不仅能引发学生对几何体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将被动学习化为了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多数老师都会进行课堂提问,一方面活跃了班里的氛围,另一方面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回答问题需要技巧,提问问题也同样需要技巧。首先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需要解决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都要跟学生提到;其次是提出的问题要遵循由表入里的原则,老师要视情况而定,提问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深入一点,提问基础差的学生要从简单点的开始,否则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由简单慢慢深入更能让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最后,提出的问题尽量不要是单一的,而是要多提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可以从多方面去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散发性思维就可以慢慢提高,也为今后进入初中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三)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
        课堂练习这个环节往往会被忽视,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老师往往会将课堂练习放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做,殊不知这样的效果并不好。课上练习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学习记忆,而如果放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做往往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此外,课上练习老师还能检查他们的随堂练习效果,根据练习结果,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这样就能够将“学”和“练”串联在一起,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况且数学题又是在精不在多,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做好功课,挑选几道有代表性题目进行针对性练习,节约学生的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要结合互联网技术
        21世纪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互联网的普及,我们也进入了新媒体时代,那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更变得多样化。再加上数学跟其他科目略有不同,数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PPT课件,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讲“空间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放一些动态图和一些视频,将三维空间里的几何体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感到枯燥,反而会觉得有趣,那么教学质量也会得到了提高,
        四、结束语
        总结归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小学生的学习,因为数学学习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学生听从老师安排的自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还要打造一个高效课堂,用新奇有趣的方法导入课程、提问学生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练习;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建构空间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进入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蕾.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4(S1):23-24.
        [2]边巴次仁.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几点策略[J].赤子(中旬). 2014(02):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