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分析和思考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向 飞
[导读]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到目前为止

        向  飞
        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湖北应城  432400
一、主题与背景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到目前为止,已有北京、湖北等20个省市在普通高中实施了新课程、使用了新教材,从化学学科来看,新课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重视真实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必备核心知识、学科关键能力。但与此同时,一些初中生进入高中后,面对这些新的要求和变化极度不适,引发一些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二、原因分析
1、教材因素
        初高中化学教材使用上的不统一,是导致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不紧密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当前化学教育工作者们的一大困惑。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版本多,内容不统一,对课标解读的不一致而出现内容上差异很大,必然导致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不紧密。很多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在初中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如:化合价的概念;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酸、碱、盐的定义;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定义;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等等。特别是电离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直接关系到高一化学第一部分离子反应的学习,这成为了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个分化点,理应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
 2、学生因素
        在初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型”和“记忆型”,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乐于跟着老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在高中,由于高中知识跨度大,覆盖面广,内容多,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能力。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按照初中的学法学习,没有学会自主学习,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无法做到预习、复习和总结等现象。
3、教师因素
        初中化学教师往往面临有中考的压力,然而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较多,课时相对较少,则很多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高中教师大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情景化教学”等这一新的学习方式,重视科学探究、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大多数高一新生认为高中课程太难学了,有些学生常常感到上课听不懂。
三、反思和启示
1、上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复习课,确保教材衔接自然。
        作为高一新生的化学教师,我认为在传授高中知识之前,应该上一段时间的初高中衔接的复习课,把高中一些非常重要、用的较多而初中讲述的不是很透彻的知识进行强调和适度延伸,为今后的教学做很好的铺垫是有必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

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可让学生逐渐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关注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高一刚入学是培养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因此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一,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化学在教材内容上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第二,用案例法给学生讲清学习方法上初高中本质区别和联系,如思维方法、记忆方法的多样性;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或请高年级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构建自己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任何一个良好习惯和方法养成都需要时间,教师要在开始阶段及时指引和督导,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学案预习―上课探究―复习归纳―运用创新”的学习方法,同时注重信息反馈,还要引导如何复习?如何上课探究?如何归纳创新?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主动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的习惯。第四,把学法指导和课堂教学、作业讲评、试卷分析于一体,这种方式容易同化、顺应初中的学习方法;举办记忆方法、思维方法等讲座,在化学计算、化学思想、技巧等方面还要设计专题进行训练,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定期在合作学习小组和班级学生间的学法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团队的合作意识。
3、注重教法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学习的物质多为生活中熟悉的,例如氧气、铁、碳、石灰石等,主要采用的是体验法、探究法以及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物质有很多平时很少见到,而且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不容易要很快适应。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情景化、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高一教师要在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在衔接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找到某些初中知识在高中的切入点,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适当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旧带新或以新忆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深化旧知识,接受新知识。
(2)搞一次摸底测验,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素质情况。分化难点,讲练结合,重视基础,循序渐进。
(3)不管采用什么教学程序和方法,“启发式”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兴趣贯穿始终,贴近生活。特别选高一考试题时,题目的难度要控制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不要过早的给予打击;还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