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 吴磊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当前授课氛围过于沉重
      
        吴磊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滨湖小学  238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当前授课氛围过于沉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又能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都比较乏味。对此,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新课改的优势以及在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荷兰等国家率先开始教育改革,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进行了教育改革。以往的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相比于学生的发展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数,这就限制的青少年的发展,使青少年的思维更加死板,而随着国内不断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后,中国教育家开始反思自己。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国家教育部也决定中国教育也要改革,更加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一、新课改后小学数学的教学优势
        1、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
        在过去大家都更加注重孩子的分数,而没有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发展,随着“高分低能”等问题的出现国家开始意识到教学的漏洞。小学生一般都处于低年龄段,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教师需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用“玩”的形式与学生互动。学生不再是一味的接受老师传授的所简化的课本知识,而是和老师一起参与课堂学习。
        2、新课改更加能锻炼教师的能力
        新课改不仅关注学生,而且是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小学教师要接受的考验更加大,因为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那么成熟,接受能力也比较薄弱。相比于语文,数学更加抽象,而小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通过实践来接触数学,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
二、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策略
        1、创设有效教学环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指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科学有效地以发展教学作为目标, 认知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并发扬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让教学课堂不再乏味,不是照本宣科,关注孩子的课本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不要过分注重“情境”,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还会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方向产生偏差。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小丑手上的气球,结合小朋友手上的气球,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小丑“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呢?”,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时刻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教师也可以拿笔来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来亲自当“老板”,15支笔,“卖”了9支看看还剩多少支。有时候学生的语言比成年人更有效,让一个学生明白了,其他同学听他转述自然也就明白了。高效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后期教学。
        2、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在有些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因为学生答不上重点被教师打断,更有甚者训斥学生,打压学生积极性。从此以后课堂氛围沉重,没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有些学生明明知道答案但被提问的时候怕错就不敢说出来。这样的课堂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无益的,而且在这样的课堂中上课没有成效,也就没有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当中所含有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答错也不能去训斥学生,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的陪伴下投入数学的海洋。
        比如在学习“提取公因式”的时候,教师通过举例“3和6的公因式是3”,“2和8的公因式是2”,让学生简单了解之后提问一名学生“4和8的公因式是?”学生纠结很久之后答了“2”,这时教师应该表扬学生并鼓励他“2是它们的公因式,还有吗?”慢慢引导学生去列出他们的算式,找到除了“2”以外的公因式。在学生答出正确完整的答案后,教师应引导其他学生为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掌,把握时机,让学生了解到,回答问题并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可怕,而且回答正确还有奖励。教师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愉快地探索。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还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挑战。课堂形式的改变,教育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得到重视都是各师生喜闻乐见的。教师是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思维方式的组织者,不单单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学业压力,课业压力过大只会起到反作用,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写作业,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影响学生身体健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要认真钻研课本,想办法找到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生涩的知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青.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教学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02):170.
        [2]张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4(04):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