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视域下小学排舞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巫霞
[导读] “阳光体育”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

        巫霞
        贵州省黔西县观音洞镇羊耳小学    551500
        摘要:“阳光体育”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使得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也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李新活力。本文基于“阳光体育”视域,对小学排舞教学及其基本特性展开分析,并探讨李排舞运动的开展价值,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小学排舞教学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小学排舞;教学实践;尝试;探索
        排舞运动于2004年被引入我国,最初在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展开。截至今天,“阳光排舞进校园”活动已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推广开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且围绕“排舞教学”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将排舞运动与学校体育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1排舞运动及其自身特性
        1.1 排舞运动
        排舞属于全球化健身运动类别的一个分支,英文叫Line dance。Line就是排和线的意思, dance是舞蹈,翻译过来就是排成排跳的舞蹈。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Western Country Dance(西部乡村舞蹈)。排舞既可以集体共舞,又可以个人独享,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从排舞自身特点来看,其兼具拉丁舞的热情奔放和国标舞的优雅舞姿,集合了舞蹈、体育和艺术于一体,有着广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大众性 。目前,“排舞运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也使得排舞运动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1.2 自身特性
        结合排舞运动的特点,其自身特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多样性。排舞运动的开展,音乐是根本要素。排舞运动之所以在今天备受欢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音乐的多样性。不同时期的经典老歌、不同国家的多元音乐等,都可以成为排舞运动的基础音乐素材。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网络歌曲也成了排舞运动创编过程的主要参考内容,这使得新时代下的排舞运动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具有多样性特征 。
        2“阳光体育”视域下小学排舞运动的开展价值
        2.1 教育价值
        小学排舞运动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符合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对小学生而言,体育教育其身心健康有着促进效果。特别是在全面倡导“阳光体育”活动的今天,如何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必要且关键的作用。排舞运动的形式较为灵活,风格多样,在小学阶段的普及和推广优势明显,能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的转变提供一定条件。
        2.2 锻炼价值
        排舞运动展现出的锻炼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从近年来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来看,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一些指标出现了连年下降的态势。


        3“阳光体育”视域下小学排舞运动教学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影响排舞运动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在教学观念上变革,才能够提高排舞运动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排舞运动的持续发展。在“阳光体育”背景下,排舞运动进校园活动在持续推进,要想获得观念上的转变,与学校和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学校要转变传统观念。小学教育阶段,体育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有限,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体育学科一度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局面。
        3.2 多渠道强化教师排舞运动专项能力
        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排舞运动教学有其独有魅力的原因是因为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得以发展。虽然排舞运动本身较为简单,但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要接受更为专业的学习,提高和强化自身的排舞运动专项能力。该项能力,不仅仅包含理论知识储备情况,更包含了技能素质。在理论方面,教师要不断通过多途径参与到排舞运动的相关学习当中,认识排舞运动,对其有着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创新求变。理论知识的储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才能够达成;在专项能力方面,既要教师去接触和学习,也要学校方面提供支持。一方面,在校内可以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排舞运动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体育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项技能的训练,接触更多全新的排舞教学新方法,在适应排舞运动与教育领域融合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小学生的运动需求。另一方面,为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去排舞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学习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尝试将其带回到本学校来,用以达成排舞运动进校园的目标。
        3.3 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尝试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学生由于本身对排舞运动并不陌生,单纯的示范和模仿的教学方法显然吸引力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多样化的尝试。例如在开展排舞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将排舞运动和动作技巧以短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动作细节。相比于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更新颖,也更有效。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使用游戏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排舞舞蹈的创编当中来,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结合不同的音乐,赋予排舞本身别样的魅力,最终目的是展现出排舞运动的价值,增强小学生的参与感。
        3.4 积极倡导排舞文化进校园
        排舞进校园,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排舞校园文化。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优势,借助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最基础的宣传平台,进行排舞运动的有效宣传,使得小学生了解到排舞运动是什么,对其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竞赛、排舞竞赛等多元化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排舞文化氛围,从而使得排舞运动进校园得到推行。
        总的来说,排舞运动进校园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该活动与“阳光体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各中小学排舞运动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程蕾,于乐.“互联网+”语境下排舞微课教学设计与构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02):121-123.
[2]吕默.排舞课程的教学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9(13):196.
[3]蓝晓萍.排舞课程的教学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95-96.
[4]朴英,李美卿,高慧娟.探析小学生体育活动中推广排舞的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5):3-4.
[5]连仁都.传统理论视角下的校园排舞开发[J].体育教学,2018,38(01):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