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楼旭青
[导读]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阔步前行的背景下,为了培养高中学生优秀的批判思维

        楼旭青
        义乌市第三中学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阔步前行的背景下,为了培养高中学生优秀的批判思维,教师应该构建高效课堂,打造平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把握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思考,方能促进其批判思维能力提高。本文基于高中历史教学,阐述了思维培养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批判思维;思维培养;教学策略
        引言:批判思维是一种思考模式,是指运用思维的内在结构与智能标准,对思考施加不同的影响,而批判思维建立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其有意识地思考,掌握使用逻辑推断的方式来学习历史。从独立思考、提供史料、质疑精神、师生关系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优秀的批判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北京奥运会的宣传视频,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奥运会的起源,并引申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讲解古希腊奥运会的发源地雅典,使其明白西方民主政治发源地也在雅典。介绍古希腊城邦,以知识竞答的形式开展教学,鼓励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在教师的提示下回答“古希腊城邦形成时间”、“古希腊文明开端”、“贵族制与民主制的区别”等问题,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再讲解民主制的建立,让学生秉持批判性理念来分析“陶片放逐法”,加深对梭伦改革的知识理解,同时明白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伯利克里的执政时期,对公民大会、议事会、民众法庭、行政和军事机关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其能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古希腊民主政治,培养了优秀的批判思维。
        二、提供丰富历史资料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展示不同时期人物对罗斯福的评价,并介绍罗斯福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丰富的历史资料中了解罗斯福成功当选总统的经过,用批判思维来分析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学习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板书“复兴阶段”、“改革阶段”,引导学生观看历史视频资料,使之在板书内容的提示下,从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中了解罗斯福上任后的一系列举措,利用批判思维来总结罗斯福的新政措施。

明白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干预,使国家垄断资本的局面出现,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帮助美国度过了危机,而且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不同历史资料,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对史料也有了深层次的认识[1]。
        三、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使学生了解当时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最后颜面扫地的历史,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与列强签订的《南京条约》,分析爱国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所做出的救国举措。鼓励学生秉持批判思维来讨论“师夷长技”的必要性,并了解不同代表人物的功绩。此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志之士当时没有做出“师夷长技”的举动,当时社会会发生何种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其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提出自己的见解,辩证看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深入了解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通过激发质疑精神,提高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加深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印象,勇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正确的看待不同历史事件[2]。
        四、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回忆庆历新政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回答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用批判思维来阐述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并引申出变法的历史作用。提问: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哪些人群的利益?回答:守旧派、统治阶级。总结回答后,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命运,使其了解在司马光继任宰相后,新法被废除。鼓励其用批判思维来叙述宋神宗死后的废除新法举措,了解宋神宗对王安石态度转变的过程。讲解王安石变法的成效,使其明白积贫局面、积弱局面得到大幅改善,在阶级、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王安石走上改革之路,为北宋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军事实力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使得宋朝国力由弱转强,而变法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重视批判思维培养,以构建起辩证的思维体系,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思维基础。运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丰富历史资料、激发学生质疑精神、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等策略,在授课过程中践行教育改革目标,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与素质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养成批判思维,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玲.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辨思维模式的方法[J].才智,2019,34:64.
[2]李明哲,金日东.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4:217-221.
[3]陈晓铜.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化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