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潜”理念下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策略刍议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杨莉
[导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校园足球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杨莉
        贵州省仁怀市生界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校园足球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注重拓展学生的内在潜能,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拓潜”教学理念为研究视角,从运动潜能、创造潜能与社会潜能等多种维度提出改进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的策略,旨在为校园足球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拓潜理念;校园足球
        “拓潜”教学是以学生学情为基础,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并拓展学生的运动、健康、情感、艺术等方面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的教学理念。随着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校园足球建设也从单一的运动技能训练,转向为学生体育品德、运动水平与健康意识的全面提升。然而,传统的小学足球教学往往依赖于“示范”和“练习”两种枯燥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足球运动的趣味性,限制了学生的多维度发展。为此,有必要将““拓潜”融入到校园足球建设当中,促进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的落地生根。
一、尊重个体,优化分层——充分拓展运动潜能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参加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对这种现实存在的差异,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正视、承认,并尊重这种差距,采用优化分组的方法,充分拓展学生身体潜能,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的不是为了“选拔”,更不是“优胜劣汰”,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机会均等”的公平教育环境下参与训练。按照“拓潜”教学理念,综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运动技能水平及心理状况,具体可以划分为“体质锻炼层”、“技术提升层”和“竞赛实战层”等三个教学层次。
   “体质锻炼层”的教育对象主要为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对校园足球理念与技能缺乏认识的学生而言。对此,教学的重点应侧重于运动热身、体质锻炼、带球步伐等基本内容上。为此,可以采用原地颠球、双脚踩球等简单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培养“球感”,熟悉球性。“技术提升层”主要面向综合评定水准较为一般的学生。他们身体素质达标,并具备一定足球运动的基础。针对这一教育群体,体育教师应侧重运球与控球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可以指导学生正迎面、正脚背运球与停球,在固定距离连续射5次定位球等,以使学生在运球与控球等方面的技能有所提升。“竞赛实战层”面向体育综合评定较好或拥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对此,可以采用“练习”+“竞赛”的教学模式,以赛促学,以赛提能。要按照“俱乐部队员”的标准培养和拓展足球竞技才能,激发身体潜能。
二、丰富形式,创设主题——充分拓展创造潜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足球教学注重将学习活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按照这一要求,结合“拓潜”理念,足球教师应主动尝试和探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创设一种积极向上主题模式,结合具体学情,采用游戏、任务型活动等秒趣横生的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笔者在所在学校就曾经尝试通过“花式足球”的主题开展足球教学。所谓“花式足球”,就是通过灵活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平衡中完成各种控球动作。事实上,“花式足球”与竞技足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在训练上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融会贯通则可使得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创造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花式足球”的教学主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体育、音乐、艺术与美学的新潮形式,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而且也能够实现自由发挥、自主创造,不受传统单向式训练模式的束缚。这种主题模式正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自由的学情特点,具体显著的教学实效性。
三、团结互助,和谐竞赛——充分拓展社会潜能
    当下,“拓潜”理念下的小学足球教学要主动融入“思政元素”,在运动技能训练的同时强化德育渗透,以和谐竞赛为载体,培育小学生互助意识与团队意识,渗透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对学生社会潜能的全面发展。
         为此,足球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从足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特点出发,发掘校本资源,与“思政”课有效衔接,组织开展特色足球竞赛活动。具体来说,可以由各班班主任与体育教师带头组队担任“教练”,每班组织学生报名人数不少于10人。通过“师带徒”“师徒结对”“师对徒”等新颖的方式,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足球竞赛中,在通过竞赛增进师生关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全面发展了学生的社会潜能。值得注意的是,学训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难题,也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桎梏所在。为了发展校园足球事业,使学生的潜力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校园足球强调整合教育、体育、足协、职业俱乐部及国内外相关优质资源,深入社会、走出校园,以“满天星”训练营建设为主要手段,以足球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以特色品牌创建为立足点,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体系,围绕足球课程标准,培养具有层次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此外,建立校园足球联盟组机制,通过区域、片区甚至入校就近、就便组织开展校园足球训练营,在保证不影响文化学习的前提下创新培训方式与理念,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进行高质量的课外足球训练,形成学训共进的校园足球发展格局。
结语
         综上所述,以“拓潜”理念指导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与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重要之举,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个人潜能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体育教师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德育渗透的相关要求,积极探索一种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内在潜能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望未来,新时代校园足球必将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实施提供更多有益的典范,促进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娟.足球“拓潜教学”模式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0(18):48-49.
[2]吕玲玲.校园足球,要致力于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新教育,2020(05):18-19.
[3]叶伟浩,翁卓嘉.表象训练在高中足球绕杆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足球,2020(01):74-75.
[4]杨晓波.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足球课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上),2019(07):241.
[5]谷平,李永刚,李绍魁.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价值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11):55-56.
[6]和永杰,和桂英.新时代“体教融合”下推进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