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 李素云
[导读]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李素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学校  844004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对我们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这样只能与时代和环境越来越不相适应,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讨微课教学方式,以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尝试为例,分析其利弊,为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初中教育、微课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

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的世纪,如今的新兴产品层出不穷,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教育。其中,微课的教学模式,强调“碎片化学习”的概念,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体量较小的教学,是最新出现的众多教育模式中的佼佼者,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而,初中的道德与法制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加关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如何借助微课的教学模式,更好的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使用微课的重要性
        适应能力是人类众多出色的能力中最为闪亮的能力之一,人类学的研究指出,不同时代的人类会根据生活水平和使用工具的变化而产生群体性的特点。二十一世纪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便捷、信息的流通开始变得没有成本,因此,对于网络信息的获取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碎片化的时间。人们开始变得习惯于短时间、碎片化的获取知识。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努力的去适应人类这种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特性,不能一味的逃避和摒弃这样的信息接受模式,一叶障目的以为能够回归原来的学习模式。因此,把教学任务适当的转移到碎片化的学习当中,是我们必须做的尝试。而道德与法治教学,由于其重要性必然首当其冲。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使用微课的可行性
        首先,结合性的角度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贯穿人一生的能力,是与生活结合的最紧密的课程,其最终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更好的找到生活的目标和更加规范的与人协作,总的来说就是锻炼人社会化的能力。因此道德与法制教学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课堂教育当中,融入生活本身就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抓住碎片化的时间,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的空间,这样的需求与微课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有很强的可行性。


        其次,相较于上个世纪,如今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普通大众的标配,电子产品的价格也逐年降低,即使是生活条件不太优越的家庭也能以很低廉的价格配备一台能够满足使用的掌上电子设备。同理,作为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初中生,电子设备的普及率和配备率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作为以掌上电子设备作为载体的微课教育模式来讲,这无异于是打好了很坚实的设备基础。相应的,初中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能够简单、迅速的学会微课的使用,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能使用微课教学的重要可行性原因。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使用微课的优缺点
        优点:微课教育一方面能够适应现代人信息的获取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最新的教育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快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微课能够适应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生活化教学需求,补充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课堂外的空缺,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更加立体,这样才能提升教学品质。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交互平台,虽然人不是面对面交流,但本质上还是人与人的交流,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因此新时代的学生还要培养在互联网上的道德与法律意识,这些要求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满足不了的,只有用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来具有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精神的学生。
        缺点:微课的教学需要涉及到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初中生往往还不能达到很高程度自控程度。使初中的学生独立的运用电子设备来进行学习往往会变成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娱乐,最后不仅没有提高学习质量,反而还适得其反的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最为担心的问题,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尝试时,家长和老师要着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监管,督促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学习的习惯以及独立自主的自控能力。

总结:
        微课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方法有着传统教育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微课的碎片化教学方式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培养方式相契合、也具有坚实的硬件与软件基础。但是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控力和家长与老师的管控力提出了考验。不断地坚持微课教学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尝试,找到适宜的方法,因地制宜的指导教学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吴昊.浅析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课例教学中运用微课[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55-56.
[2]颜芸.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的微课制作探究——以《区分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利》微课制作为例[A]. 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