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卢佳强
[导读] 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以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

        卢佳强
        重庆市垫江县桂北小学  408300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以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并详细陈述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途径: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注重学生课前准备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
        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决定学生学业的好与坏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未来。从小学时抓起,使小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这对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健康快乐的成长意义重大。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必要性
        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阶段便是小学。小学的学习不仅包括基础的知识,且势必会形成某些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不但会影响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乃至会成就一生的学习。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自然的习惯是在长时间中养成的,例如卫生习惯“早晚刷牙”;生活习惯“文明进餐不吵闹”,这些小事在生活中已是习以为常。但是想要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十分困难,小学生因为年纪小,自制力不够强,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只能在着家长或老师的催促中“被迫”学习,这也就触及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一旦没人管教就会“反弹”。想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情况,需要在特定的学习氛围才能逐渐养成。所以从小时候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让孩子学习的必要前提之一。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的话,怎么学好知识呢?我觉得老师在这其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一千个老师便有一千个课堂,每个老师的教学细节是不一样的,讲堂需要带上自身风格的特色,结合孩子的心理出发,让孩子边学边玩,边玩边学,以此避开本就枯燥的教学内容。
        那么要怎么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呢,我认为主要要求就是幽默,孩子们害怕严肃的老师而喜欢有趣的老师,因为有趣的老师结合课程把幽默当成了“调味剂”,学生神游天外的时候,也许教育者的一句话引起了哄堂大笑,这也就让学生再次对这节课产生兴趣。
        (二)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需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适量鼓励,比如小奖品、上台表扬等等,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肯定,激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借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升能力是形成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强孩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对孩子自我能力的肯定。但是现在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能力培养有极大的偏差,大部分家长更重视孩子知识方面或艺术方面的培养,这就引起了孩子生活处理能力差的问题,许多孩子面对困境时缺乏自信,无法自主处理问题。其次,家长因为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或是没法完美处理,一遇到困难家长便采取强制保护,这让孩子失去了独自磨砺的机会,这让孩子们更加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没有了行动欲望,自然也就没法培养能力。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只要孩子认为自己能做好就让他放手去做,这样孩子对你产生了信任心理,也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
        赏识赞美,同样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方法之一。“欣赏别人,更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与孩子构建平等关系。这样更能帮助孩子信心倍增。
        (三)注重学生课前准备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课前准备,是完美课堂教育的关键,能够迅速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所以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四)注重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
        与其说是对孩子专心听讲的培养,倒不如说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专家表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听讲效率和学习成绩远超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我们需要针对小学生没耐心、好动、懒惰等不良习惯来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好习惯。
        (五)注重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培养
        不懂就问,学习上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发出疑问,求学求学,求的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答里掌握新知识,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问,不怕问题难,就怕孩子不敢问。支持孩子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只要孩子有求知欲就不怕他们不进步。
        (六)注重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作业是课堂知识巩固的关键,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在该课堂的学习效果,同时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优秀的作业习惯,不但可以让孩子提高作业水平,更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责任心,所以作业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教育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逐步形成,一点一滴如同滴水穿石般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非朝夕之功,但只要我们多动脑筋一定能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曲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8):239-241.?
        [2]马俊俊.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文献研究[J].现代教育,2018(5):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