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丁美
[导读] 道德与法治属于文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和答题模板

        丁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中学        833400
        摘 要:道德与法治属于文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和答题模板,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案例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相关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部的学习情况采取案例教学的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实例调查得出案例教学的好处,并给出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参考政治教材中的案例,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被逐渐创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的实例向同学们传授相关的知识。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具体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案例中的运用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1.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1 激发学生自主思考
        在以往的课堂中,老师往往是照本宣科,将课本中的文字展示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思考,只是机械的进行背诵,这种方式极其不利于思维的开发。因为,道德与法治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需要同学们有自己的思考,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辩答。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案例的授课,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必定会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1.2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引导作用,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将自己作为课堂中的主体,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而有生动的案例的情况下,学生会对课堂更加感兴趣,愿意自主加入课堂。并且,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使得他们更有自信,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乐意加入课堂。
        1.3 教学轻松化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学科,答案不唯一,主要考验的是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开拓自己的思维。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并且如果而一味的将自我的思维传递给学生,便会造成答案模板化,不利于学生的思考。而利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分析,在分析过后进行分享,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发散自我是思维,老师也能更好的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使得教学更加轻松。


        2. 案例教学的合理实施策略
        2.1 学情分析,合理选择案例
        对于初中生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同时处于叛逆期,对学习,相对来说较为排斥,教师只有根据学期选择案例才能保证起到一定的效果。首先,需要考虑班级内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选择案例时需要难度适中,既能使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得出答案,又不过于简单造成其懒惰,比如,在学习《中国人,中国梦》时,教师在举案例时要循序渐进,如果过难很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其次,需要考虑同学们的兴趣,如果所举案例过于枯燥乏味,不仅不能帮助教学,甚至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恶。除此之外,在举案例时需要与教学内容相贴近,毕竟案例是为了辅助知识掌握,而不是为了分享信息。
        2.2 组织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同学们做课堂的主人,所以可以组织案例讨论,在不同的思维撞击中得出不同的想法。老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加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当然,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分组需要平衡同学们的学生水平,使每一组的学习水平相当,避免相对较差的同学们无法完成任务,打击其自信心。其次,需要重视带动作用,有些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感兴趣,不愿进行学习,此时可以以其他同学们来带动其学生。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不再注意课堂,而是需要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在学生对案例有不懂的问题时,需要及时提供帮助,促使其更好的理解案例。在讨论之后需要安排课堂分享环节,以便同学们分享自我的想法,与更多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也需要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2.3 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归纳
        案例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学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进行相应的总结归纳。可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自我的总结,教师可以在案例结束之时,以提问的形式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也可以提交纸质的总结,方便教师更好的了解全班的学习情况。二是教师进行案例的总结,老师需要根据案例来总结其所包含的知识,使同学们的学习更有方向,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总结及时发生自己总结中的不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同学们的自我思考能力,使同学们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感兴趣,从而增大他们的参与度。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班级的学情进行案例的选择,使选择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案例教学时要将课堂交于学生,使其进行案例讨论,更好的发散思维。除此之外,也要在案例教学结束及时进行案例总结,一方面可以掌握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他们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月萍.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73).
    [2]付世英.浅议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