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吉红
山东省平原县江山学校
摘要: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都不是自己独立的个体,从人们会说话时起,就需要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这个时候语言交流就显得极为重要。众所周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强不强,口语表达是否流利,可以直接联系到小学语文的基础语言教育。小学语文在课本单元的最后部分都会设定一个口语交际部分,通常会出示一些场景对话,有的也以辩论形式为主,为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说话交流水平。因此教师在语文口语教学当中,应根据本班学生的交际能力,设定适合的学习目标,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本文从语文教学和口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方法,以供老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法研究
引言: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校在小学生看来是陌生的地方,甚至在学校他们还会时不时想回家。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学习时,小学生都会有害怕老师的心理,从而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也不敢表达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对课本口语交际部分进行讲解时,会对一些学生进行提问但是被叫到的学生多数都保持沉默,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导致老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很难完成,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很慢。对此,以下就对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的关系
(一)加强能力为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与口语交际两者可以说相互依存,互相成就。小学语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为前提,口语交际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学生的交流水平就能表现出学生语文方面的素养。因此,语文教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语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之间的关系。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让学生从小就具备很好的说话艺术。
(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学生的文采以及语文相关方面的能力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一个文采很高的学生,他的与人交往能力不一定很强。现在的教育也强调要全面的发展,总之,面临小学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调节教育的方式与方向,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口语训练除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文字表达的问题,还可以将语言表达的障碍克服掉。最后,通过口语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中培养口语表达的方法
(一)提供讨论的情景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情景。让学生置身情景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其他学生讲出来,进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结合学生的口语学习能力,提供适合的交流讨论场景。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例如,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小鱼缸,让这个缸子里面放许多水草,还有一群小蝌蚪。让学生以排为单位,一排一排的上讲台上观察小蝌蚪的行为。然后让他们讨论自己看到的小蝌蚪都是如何在鱼缸里面游泳的。然后再点几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让这几个学生上讲台上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小蝌蚪成群的在一起,它们有什么目标吗?这样的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讨论问题的情景,还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或者上讲台讲述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构建交流场所
构建一个好的交流场所对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教师讲解,每一单元课后的口语交际的时候。让学生在交流场所中,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其他学生进行交谈,从而把学生对学习口语交际的欲望提升上去。譬如,在讲六年级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时,首先,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中所给的情景对话,然后,找两个学生以对话的方式,读出课本上的文字。最后让学生思考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说说自己都读过哪些书,自己最喜欢读哪一本书,并让同学说出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在每个小组里,找到主动想表达自己看法的学生,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话讲所读书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表达场所,不但可以有效的激起他们对口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表述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自由说话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一星期抽出一节自习课,来举办一个语言交流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以自己的偶像为主题,可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他,他身上有什么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自由发挥,然后说给全班学生听。教师只需要控制课堂时间即可。这样的方式,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结束语:
总之,人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过着群居的生活,都离不开与人的交流。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是人们表达语言能力的基础。而在语文的学习当中,口语交际是非常重要的,更是人们交流沟通的桥梁。因此,从小学就重视口语交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说话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孙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浅探[J].读写算,2020(25):100+102.
[2]李小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5):156-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