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的构想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陈燕清
[导读] 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开始受到广泛重视

        陈燕清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现代化阅读教学指导,对亲子阅读引入小学语文阅读辅导中的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够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亲子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辅导
引言:亲子阅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在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探究中不仅可以丰富阅读量,更可以开展一定的情感交流,对于家长深化对孩子的了解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重视,为家长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籍,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亲子阅读活动中,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和文化素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现状分析
        小学时期虽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初级阶段,但这个时期却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新课程标准也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而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学生所有课后的时间都用来做各种练习。很多小学生对于寓言故事以及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家长却认为这些书籍属于课外书,看这些书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干扰,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只让孩子看作文书,不允许看这些课外书籍,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长此以往,小学生的知识来源仅仅局限于课堂,阅读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扩充,因而导致学生的眼界难以得到拓展,不利于学生往后的成长与发展。此外,目前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导致儿童存在阅读口味快餐化的问题,新媒体也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二、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的策略
(一)开展家校合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生字、陌生的词句,阅读效率较为低下,长此以往很容易对阅读失去耐心,对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教师与家长要进行密切的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生身心特征相符合的课外书籍,家长要在孩子阅读之前先浏览一下文章,提前引导孩子预习生字,这样孩子的阅读就会更加顺利了,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阅读的信心。家长要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对于孩子的兴趣,家长应当鼓励和支持,通过兴趣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久而久之,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养成了。当孩子完成阅读之后,教师要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认真聆听孩子的看法与观点,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延伸,这样没经过一次阅读,孩子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与体验。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科学选择书籍
        一些家长在子书籍的选择上缺乏目的性,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给予科学的书籍推荐,尽量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外阅读书籍,如《唐诗三百首》《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这类书籍的理解难度较低,并且趣味性较强,在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
        教师在进行书籍推荐时应当充分分析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全面的掌握语文教学目标的规划,并且需要认识到亲子阅读的内涵不在于学生知识的灌输,而是需要通过亲子阅读深化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和情感交互,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快乐。从这一点上来看,学生的兴趣对于书籍选择的影响较大,需要通过多元化的童话故事、儿歌、寓言等形式的书籍推荐展现出寓教于乐的目的。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在进行亲子阅读书籍选择时,应当适度考虑书籍的插图数量,通过图文并茂的书籍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以此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提升阅读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书籍的选择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感,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进而使书籍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开展多元化阅读
        为更好的提升亲子阅读效果,阅读行为需要与亲子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在活动中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目前较为主流的阅读方法是寓教于乐,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很多的家长在与学生进行亲子阅读时,缺少明确的方式指导,致使亲子阅读活动存在明显的形式性,从最开始的热情满满,转变到后期多种因素影响的活动停止,再或是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和生活原因,无法参与到亲子阅读活动中。面对这种情况,加强应当深化认知,对学科方法加以探究,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选择适宜的亲子阅读开展方式,并不定期对阅读方式进行转变,以多元化亲子阅读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亲子阅读时,当家长发现文章故事情节较为复杂,人物对话内容过多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文章故事情节进行展现。这样的阅读方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记忆,还能够充满阅读兴趣,在家长与孩子的阅读活动开展中也能够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或是通过睡前故事的方式进行亲子阅读,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育尚未成熟,独自睡觉前可能会感到害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心理养成,那么家长就可以在睡前为孩子讲述一个故事,让孩子在故事倾听中睡去,既可以给予孩子高度的安全感,也能够加深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结语:阅读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更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与现代素质教育观念相契合。语文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加强对亲子阅读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加以有效运用,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晨雨, 李甦. 亲子共读中的儿童行为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8).
[2]寻舒珊, 邓李梅. 亲子阅读中家长提问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19, No.517(15):85-87.
[3]吴爱国. 小学开展亲子阅读的价值与指导方式探究[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1):0244-0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