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陈庚容
[导读]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大多数老师看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
       
        陈庚容
        湖南省耒阳市淝田镇中学421858
        摘要: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大多数老师看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只需要学生能够记住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好,然后就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书写的方法将自己的理解给表达出来,分数的高低就与每个同学的理解领悟能力息息相关。基于此,以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引言
        语文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锻炼与培养各项能力素质的重要阵地。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语文学习中要有意识、有策略地锻炼与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为写作、阅读以及其他学习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而语文教师也应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给予学生及时、适当、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以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完全放在了知识的传授当中。在课堂教学里,以“书本化”、“填鸭式”教学为主,渗透大量的知识点,缺乏一定的教学方案。且即便生成教学方案,很多教师也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案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很多人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导致教学方案整体架空,无法有效根据初中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开展相应的培养教学措施。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科目,是学习一切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能力的提升,将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助益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语文自身的教学知识点并未进行有效地梳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大量知识点,无法有效地进行“分层式”教学,导致初中生整体学习效果下降,无法吸收相关知识点。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教师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案设定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前用“思维导图”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分析。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目标,同时根据梳理出来的结果进行“逐步分析”、“逐步设定”、“逐步采用”、“逐步推行”,通过这以上四个步骤,将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
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具体办法
        (一)进行课文内容简述活动
        这样的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之中非常简单,并不会太复杂。比如说今天讲完了一篇课文的最后所有的知识点,那么就可以给一些不擅口语表达的同学布置一个小任务,那就是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跟大家分享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以第一人称的称谓。在讲述的过程中演讲人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这样会给分享人和其他同学更加强烈的代入感。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不情愿的,尤其是那些害怕口语表达的同学。但是他们为了避免在第二天分享时出糗,在回家之后,还是会进行准备活动的。这样一来,不但起到了课文复习的效果,还加深了对课文中心内容意思的理解。这样他们对第二天的分享也就更加充满自信。通过一场精心的前期准备,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太差,从而将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高效。
        (二)加强课文对话内容训练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充分利用这类素材与资源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众所周知,话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无法靠一个人,无法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下提升。

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要抓住机会多与人交流、辩论、探讨,这样与口语表达相关的那部分思维才会得到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方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为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合作探究,一起探讨辩论,最终整合出答案。在这样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学习动机得到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次次的探究与辩论过程中得到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更好的发展。除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外,教师也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对话练习,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揣摩文中人物的形象、性格、情感、思想观点等,然后分角色扮演以及对话,通过扮演与对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在讨论对话中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如学完《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篇文章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先让学生思考并简单罗列出观点,然后鼓励学生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具备更清晰的表达思维以及更丰富的表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三)设立相应的锻炼机制
        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明确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学科能力培养的方式不同。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学生大量的朗读相应的文献以及通过文献进行大量的交流,提升自身的口语能力。针对此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例如,在插图当中,教师可以通过风景等插图,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锻炼,要求学生描述出插图当中的内容,以及插图给学生自身所带来的感受。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寻找相应的插图,并打乱顺序,让学生根据插图中的内容,匹配相应的教学科目,可以起到综合培养的作用。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初中生在加强课文内容印象的同时,又综合有效地培养了其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不定时开展班级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举个简单的例子“孟母三迁”,在这个成语故事中,孟子就是因为周边环境的改变才影响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最开始待的两个地方不是菜市场就是坟场周边,导致孟子就跟着这些人的举止行为学习。孟子的母亲看到这个现象就非常焦急,苦思冥想之下,再一次将家搬到了一所学堂的附近,由此才有了孟子后面的成就。因此从上面这个小故事中大家可以收获很大的启发,那就是不定时地在班内开展一些具有意义的主题活动。除了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以外,还可以让更多沉默的同学打开自己的心扉,向同学和老师阐述自己的想法,比如学习中的问题,又或者是自己遇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主题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举办一个小型的话剧表演节目,又或者是举办一个故事分享小会。在举办这些活动前,可以让同学们利用班费购买一些小零食,然后让每个人都准备一个小节目轮番上台表演,虽然有的同学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会比较拘束放不开,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习惯这种在众人注视下的感觉了。
结束语
        通过训练,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同时保证整体教学方案贴近生活,让学生可以将口语交际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自身的语言储备量,通过教师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打破目前瓶颈,为其日后的学习、发展以及工作等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钦彦丽.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105.
[2]赵志琴.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32):188.
[3]黄菊存.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0(03):49-50.
[4]杨晓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J].教书育人,2019(32):75.
[5]陈晖.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6):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