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锋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火神庙九年制学校 276014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瑰宝,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所在。小学阶段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对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古诗词是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基础,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提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策略上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文章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部编教材理念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一些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古诗词中更是蕴含着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小学生的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多方面的筛选才最终写入教材的,部编版教材的古诗词所占比例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自己的丰富的教学经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创建古诗词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诗词的学习并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朗读吟诵就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帮助学生对诗词表现得情境进行解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前进行教学安排,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以及问题情境设置等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还可以通过故事的描述进行情境的建设,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小学生在故事中切身体会古诗词的创作情境,吸引学生对古诗词本身内容进行探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在进行杨万里的《小池》的教学时,提前准备好荷叶、蜻蜓等教学材料,为学生创建起一个比较贴切的教学情境,之后进行故事讲述,让学生通过对杨万里创作背景的了解来进行想象,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明白古诗词相应的应用场景,为学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夏日荷塘。
二、反复进行朗读,体会诗词情感
朗读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和记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讲解之前要先对古诗词进行有感朗读,可以是通过教师自己或者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朗读,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教师营造的学习氛围内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可以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设置“奖励朗读”的环节,借以调节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对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在朗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例如,笔记本、铅笔或者学生喜欢的书籍等等,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踊跃参与朗读的热情。
三、教学主要以理解为主,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印象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还不高。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当以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和创作背景以及思想感情为主,而不是一味地去提高学生的背诵以及默写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应该注重在学生理解能力方面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在理解诗词之后再进行背诵。在进行内容讲解之前,最好是把作者创作古诗词时候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创作心情让学生先进行掌握,再对诗词内容进行讲解往往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于谦的《石灰吟》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式引导,先问学生们是否了解石灰,它是什么颜色。接下来引出下一步问题,在中国白色象征着什么?让学生们知道石灰是什么,怎么制造出来的。进一步通过教师对作者生平的讲解,让学生们看到作者石灰如人,人如石灰的那种坚强不屈、正义凛然的伟大精神。
四、运用微课协助教学,增加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健全古诗词教学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古诗词的情境发生时间距离我们相对比较久远,很多地方学生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能经常接触到,导致学生对古诗词里面的一些事物的认识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了解。教师利用微课协助教学,可以更直观地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古诗词的场景,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古诗词中出现的事物,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
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单纯依靠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在进行微课视频播放时要从旁进行相应的讲解引导通过微课教学由点到面带领学生认识古诗词,让学生逐步积累起丰富的古诗词知识,建立健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体系,为学生今后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教师在进行《江雪》的教学时,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为学生更直观地呈现古诗文描述的景色和诗中描述的画面。将诗意、重点字词等教学重点进行微课的录制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人地心境,走进诗人地内心世界,使学生更深刻的领悟诗人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坚忍品质,帮助学习捉住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五、课内外进行延伸,增强学生感悟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也是学生领悟古诗词情感的重要因素。只有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意境美,才能提高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内外进行延伸,来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以及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情感表达相近、作者创作背景相同的古诗词进行整理归纳,通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含义和思想感情,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描写特定景色、特定情感的古诗句进行积累。
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丰富学生的诗词量
小学生的记忆力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和家长让学生多进行诗词的背诵,增大学生的诗词量,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诗词诵读和背诵中,体会古诗词文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对诗词的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教师和家长不能强求学生对诗词进行完整的理解,等学生的诗词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及在今后的生活中的某个时期,一定会对诗词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诗词记忆背诵量,可以很好地为学生今后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等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一定会达到一定程度的触类旁通。教师和家长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要注意学生诗词量的积累,教师为学生精选大量的优秀诗词为学生扩展诗词背诵量,家长进行有效的监督。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进行相同类型相同结构的古诗词的扩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的学习背诵,家长在旁监督。在进行《小池》的教学时为学生推荐杨万里的另一佳作《晓出净慈寺松林子方》,让学生更好地领略盛夏池塘,扩展学生的诗词量。
结束语
部编教材理念下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古诗词素材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根据古诗词的教学特点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学习寻求,真正的让学生对古诗词表达内容有所领会。
参考文献:
[1]刘希堂.部编教材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6):44-45.
[2]黄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36-38.
[3]张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2019(12):59.
[4]迟鸿飞.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9(3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