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林
重庆市垫江第二中学校 重庆市 垫江408300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青少年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为此来提高中学教育质量。我国的中学教学一直处于改革和发展当中,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引进、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也不断更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就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全面提升中学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问题展开相关的浅析。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少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广大的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电子计算机为首的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如果没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就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将信息技术课程引入到中学的教学环节,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要求。信息技术开设的重要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一般性操作,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课程在中学已经开设了有一段时日,但是纵观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无论是在教师的水平上还是教学方法等都存在的诸多的不足,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目的相背而驰。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相对于语文、数学等传统的科目,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教师和校领导的足够重视。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当今的教学模式和应试体制所造成的。中考、高考是中学生的重要考试,他们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而在现今的中考和高中,信息技术并不是学生考试的科目。众所周知,今天,中学教育是在高中入学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共同目标。虽然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非常重要,但它不能影响学校的入学率。,因此,受到校领导和教师的忽视也就可想而知了。校领导的不重视,这也导致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严重缺乏。设备老化、更新速度慢成为许多学校的突出问题,这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徒劳的课程。
(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就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而言,课堂教育仍然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而课堂教学的效果绝大部分源于教师,因此,教师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名师出高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现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水平层次不齐,城乡学校教师水平差距明显。中学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数不是本专业毕业的,而是从其他学科调过来的。信息技术科目完全成为教师辅助教学的科目,因此,他们只是敷衍了事,导致学生无法学到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东西,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同的学生。他们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兴趣爱好等有所差别。不仅如此,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也是有所区别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实行统一模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很不适应。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提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 尽管信息技术没有纳入中考、高考的考试范畴,但是它并不能成为教师和校领导不重视的理由。如今的教育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早已不能满足学生面向社会的要求。中学信息课程教学改革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要改变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价值取向。教育有关政府要做好信息技术教学的宣传工作,让教师充分认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可以制定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考核标准,为中学学校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制造一定的压力。
(二)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水平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第一,学校要引进一批信息技术领军教师,确保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化。第二,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必须不断补充知识,才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邀请相关信息技术专家,向学校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相关课程,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
(三)实行分层教学,教师要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注意指导的不同处理方法。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有的学得深,有的学得简单,我们应该设计不同的策略来治理学生的水平,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
(四)要不断向教法创新要效益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会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从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固化的问题,需要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的强化教法创新,第二,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中级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例如,在学习《校园趣事——段落格式设置》小节内容时,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开展教学,中级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用思维图来展示班级的整体知识框架。如文章段落的缩进、对齐、段间距和行间距的调整等等,让学生在条理化的展示下激发学习兴趣。之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上述的知识点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并结合教材,积极的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进行梳理,而教师可以给予有效的鼓舞,帮助学生点拨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最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细化讲解,并借助随机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互,进而实现高效教学。
(五)要积极在教学反思固成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变,需要信息技术积极的在教学中强化教学反思,并在教学反思中发现和解决制约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的瓶颈因素,进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的助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打好坚实基础。例如,在学习《校园社团——表格处理》小节内容时,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的对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梳理,如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课堂教学组织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课堂师生互动是否高效、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等等,积极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为后续的改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针对性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改进,比如,当培训项目不合理时,要积极优化培训项目,做好各培训模块的工作,切实落实培训目标。进而在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中优化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它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三、结语
信息技术代表社会发展的前沿科技,教育事业要与时俱进,为了给中学生提供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尽管目前的信息教学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经过一代教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信息技术能够真正的实现中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晶晶.翻转课堂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2):155-156.
[2]马志龙.关于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55.
[3]焦世珺.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z1):663,666.doi:10.3969/j.issn.1004-8504.2017.z1.489.
[4]裴好文.论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8,(7):81.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8.07.254.
[5]周萍.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林区教学,2017,(8):78-79.doi:10.3969/j.issn.1008-6714.2017.0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