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娟
佛山市南海区机关第二幼儿园 ,广东省佛山市,528200
摘 要:幼儿园如何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实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现状,同时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作用,同时还从传统故事、节庆活动、古诗词诵读等方式来研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此来提升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实现幼儿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家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将会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推动幼儿人文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让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思想品德老师更多地关注于幼儿能够掌握多少个字或者词,不够重视培养。对此,幼儿园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摆正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实施,政府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注重幼儿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领域的培养,要让幼儿具备乐于助人、善于交往以及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课程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同时家长溺爱孩子、不懂得教孩子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不懂得谦让,不懂得与人进行相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幼儿的社会认知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价值作用
第一,将有助于推动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推动幼儿的文化素养水平得到显著地提升。比如,幼儿园老师在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将中华传统典故“闻鸡起舞”“精忠报国”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幼儿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二,将有助于促使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高度重视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以此来推动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比如,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节日主题来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如端午节活动,幼儿园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包粽子,同时向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将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其蕴涵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的教育意义是十分深远的。这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精神支柱。幼儿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担任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所以,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要对幼儿开展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开展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注重为幼儿营造从小就能有一个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的教育环境,从而有效地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弘扬。
第四,将为幼儿今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做好铺垫。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螺旋上升,这是十分重要的。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说,对幼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幼儿园老师高度重视,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利于幼儿从浅层次地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为幼儿长大之后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做好铺垫。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进入到中小学才开展,但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对幼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这将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主要来说还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于幼儿来说在理解上难免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幼儿园老师要精心挑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素材,以多种形式将其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形式和内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寓言故事、传统节庆活动、经典古诗词等。
第一,将传统故事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是一个人的初期成长阶段,同时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比较差。对此,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地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高效化地学习课程知识。比如,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幼儿开展教学工作,促使幼儿通过听故事让其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此外,幼儿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搜集和整理各种小故事,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来实现对良好的思想品格的培养。比如,幼儿园老师给幼儿讲《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对幼儿开展诚实教育;向幼儿讲《南郭先生与狼》,让幼儿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向幼儿讲《守株待兔》的故事,让幼儿知道不劳而获是靠不住的;向幼儿讲《卧冰求鲤》的故事,让幼儿懂得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幼儿园老师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互联网来积极搜集有关动画片,引导幼儿在观看中深入思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其中。
第二,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华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围绕传统节日开展庆祝和主题活动。比如,元宵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开展自制风筝艺术活动;开展元宵节的由来社会活动;开展关于元宵的故事活动;开展歌唱表演活动等。在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大小以及学习能力,向幼儿布置相应的口头任务,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古诗词朗读、讲成语故事、动手创作的能力。在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分享经典故事等。这样就能让幼儿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将传统文化有意识地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来,推动幼儿文化知识的增加,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对此,幼儿园老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地提升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结语:
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将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园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感知和情感体验,为幼儿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豆丽娟.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35):163-164.
[2]王新燕.浅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7):177-178.
[3]索长清.“新常态”下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路径及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01):35-40.
【作者简介】陈惠娟 , 1979年9月,女,汉族,广东省兴宁市 幼教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幼教教学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