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游戏教学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王晓霞
[导读]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王晓霞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25
        摘 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演变,中国汉字演变成现在的模样,作为当代小学生继承中华文化的前提就是学好中国汉字,而如何让低年级小学生学好汉字的重担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教师身上。因此不断探究,合理应用游戏教学法,做好识字教学工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攻克的难关。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语文识字;低年级
        
        汉字,一笔一画的背后,都有其丰富的历史涵义,在当代,由于文化的传播作用,我们的汉字已逐渐走出国门,被世界所包容。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做好识字教学工作乃为当务之急。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喜欢做游戏。初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弱,专注力不强,传统课堂上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只会让大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心态,学习效果欠佳。游戏教学法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而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必不可少。没有游戏活动渗入的识字教学只会消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学,让学生体验中国汉字魅力同时,也能学到知识。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识字负担重,学生压力增大
        21世纪以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对信息获取的快慢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就是对文字的阅读,而阅读是建立在识字能力和阅读技巧之上的[1]。目前识字教学面临的窘境就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一成不变,教育效果差强人意,整体上教学质量一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新课标》将学生认识汉字的数量由一千二百个提高到一千八百个,从而初步解决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识字方法缺乏个性,学生不感兴趣
        就识字教学本身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教师如果不能试图改变传统,推陈出新,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提高[2]。教师为了更好的将生字教授给学生,也逐渐转变其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据的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主动权,在游戏活动中领略识字教学的趣味,感受汉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在新颖奇特的游戏教学空间里探索字与字、词与词以及字与词之间的关联性,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
(三)教师教学任务艰巨,识字教学的效果不佳
        教育者识字教学讲究技巧方法,并且还需要长久的练习,如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无趣,就会打消学生燃起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重点转变成关注孩子的综合能力,不再只是过多的关注分数。但与之相斥的是在这种体系之下,应试教育仍然存在,每个教师都有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否则会影响整个教学的绩效,所以教育者教学压力很大,而在识字教学中会采取缩短时间和简化记忆的方法,又会导致识字效果欠佳。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一)“轰隆轰隆”—小火车开过来
    “小火车轰隆隆,答对即可开起来。”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组成“小火车”,参与游戏活动,这种小组合作游戏,既能让学生时刻保持竞争合作意识,保证识字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在游戏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3]。这类游戏最常用的教学工具就是多媒体,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汉字图片,每五秒切换下一张图片,每组成员五到六个人,组成“小火车”,将“小火车”开到图片面前,游戏规则是五张图片之内每人必须正确回答对两个字,火车才能继续向前开动,否则,“小火车”停止前行,小组成员被淘汰,接受相应的惩罚,需要注意的是游戏进行中,组员之间不能互相暗示,台下的人要保持安静,不然都会被视为违反游戏规则,同样要接受惩罚。每组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再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轮出现的汉字,因为汉字是随机出现的,为了能获胜,学生在复习时都会格外认真。还有一点就是,每次其中一组参与游戏时,其他小组也并不是无所事事,教师会在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答题纸,上面是游戏中将会出现的汉字,教师会要求未参与游戏者在答题纸上标注好拼音,最后统计全都标注正确的学生和游戏获胜的小组,一起给予奖励。此类游戏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而且也能一定程度上让大部分学生不再那么排斥识字课。
        (二)我是“小演员”
        这类游戏在开展过程中,既考验学生们的“表演功底”,也考验学生的观察力和反应力,在渗透到识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同时还能让其学习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当代小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勇气和自信,这类游戏恰恰具备锻炼其勇气和自信的功能,因此这类游戏活动可以经常开展[4]。我是“小演员”的游戏规则很简单,游戏分为好几轮进行,每一轮有四名学生参加,教师向第一名学生出示字卡,其他三名戴着耳机,蒙住眼睛,不准偷看、偷听,第一名学生能看完之后,接着向下一名学生表演,只能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演,不能发出声音,照此依次传递,直至第四名学生,最后由其说出答案,之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答对的四人给予奖励,答错的四人接受惩罚。表演过程中,既可以学生真切地体会汉字的丰富涵义,更容易的记住汉字,还能给学生提供平台充分地表现自己,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在学习中释放自己。
        作为教育者就是在自己认定的路上不断去探索,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其实教育不需要做过多的改革,只要把所认定的常识坚持做下去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 刘玉刚.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6):159.
        [2] 吴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求知导刊,2015(5):84.
        [3]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11
        [4] 莫国夫.游戏精神与小语课堂[J].小学语文教师,2015,(05):25-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