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实践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 尚倩
[导读]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开展习作训练

        尚倩
        许昌市兴业路小学 河南省 许昌461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开展习作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对于生活阅历比较浅的小学生而言,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难,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优美词句,积累写作素材,才能够让习作的过程中有话可说。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来看,教师对学生加强习作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喜欢进行作文的表达。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实践探究
        前言: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秉承着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学习,并且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习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统编版教材在特殊单元当中设置了一定的写作训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在日常的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摘抄积累本,平时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并且进行适当的记忆,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作文内容的整合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引导学生归纳单元中优美的词语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优美词汇、成语、修辞手法以及描写人物的细节方法等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本内容讲解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找出课文当中所包含的经典语句,并且自主进行整理成好词佳句进行记忆,从句子的摘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如果在写作过程中采取千篇一律的写作方法,是很难获得高分的,只有学生明确这一点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以便让自己的写作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紧扣作文题目,灵活运用优美词汇,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写出更加真实贴合生活实际的作文。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月是故乡明》时,文章中包含很多的四字成语,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进行积累,不可胜数、恍然大悟、无边无垠、一碧数顷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文章的语境对学生进行成语含义的解释,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行四字成语的积累,并且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入四字成语,融入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二、引导学生结合单元课文内容仿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都包含着不同类型的课文,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可以在平时将学生所学习的单元课文进行整合,结合特殊单元,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当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课文内容的仿写,要求学生仿写之前首先要认真品读所要仿写课文的各个段落,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的仿写。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总结本单元相似类型的文章,引导学生仿写同一主题的课文,调动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仿写,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文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祖父的园子》时,文章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对于祖父和园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主要表达了自己童年时代与祖父一起快乐生活的场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童年时代印象深刻的事情,在作文当中充分表达出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模仿作者在文章当中的写作方法,可以把儿时的重点情景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可以把自己在童年时代在园子当中捉蜻蜓捉蚂蚱的情景有优美的词汇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结合文章写作方法创作
        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决定了写作的成绩,习作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并且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写作。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结合各个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创作,让学生明确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描写人物风景,从而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具体的思想感情。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内容段落进行理解和分析,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而在字迹工整和语句衔接的情况下,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时,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体会童年时代的快乐在童年时代,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难忘的事情,总会有那么一刹那,你会觉得在父母的眼中你成了乖孩子,你能够主动承担父母所分配的任务。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呈现出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在作文中进行表达,可以是父母生病时,你耐心的照顾父母,并且整理自己的房间,还可以是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这一件件细小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主题。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是语文写作的前提。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生活当中的自然规律,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作文的写作。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还需要逐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学习能力,只有通过丰富的想象才能够体会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好的在故事情节当中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应用创新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梅花魂》时,文章主要提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时三次落泪,其中在第2次落泪时,倒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班级中的同学闭上眼睛想一想,泪眼朦胧的外祖父听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将要回国时,他竟然躺在藤椅上,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会想到祖国的长江黄河万里长城吗?他会想到由于自己年老体弱多病而经不起旅途的跋涉吗?他也会。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引入想象的写作方法。
        五、家校共育巩固强化语文习作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学生对于父母的依赖比较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成长会有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与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利用阅读巩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水平。另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生将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进行扩充升级,增加其写作过程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写读后感时,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完四大名著之后,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进行四大名著的阅读,在此基础上对于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点进行理解和学习,只有充分理解做四大名著当中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好的展开写作。
        结语:
        在传统的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经典语句来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但是这样的教学容易让学生陷入刻板的学习模式当中,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完善写作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益.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11):22-23.
        [2]张芬芬.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新实践[J].文渊(高中版),2020,(1):667.
        [3]高莉.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文存阅刊,2020,(51):129.
        [4]张丽娜.以读促写整体导入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合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11):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