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 吕坚强
[导读]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

        吕坚强
        广东省湛江市太平中心小学   524084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对于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极具积极意义。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互联网有效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模式,以补齐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本文将基于互联网发展的背景,探索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模式,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联网;智慧课堂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尤其是小学语文学科,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表达欲强,正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机,利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构建智慧课堂模式,充分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模式的概述
        智慧课堂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课堂模式,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以及云运用等等,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中,以达到智能化、高效化课堂。一方面,在网络教学方面有许多学习程序,其中包含训练营、修炼场、大练兵等各种知识板块检测和练习,教师利用这些软件对学生课堂掌握的知识及学习程度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及时的评价与反馈,给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智慧教学构建了动态开放的系统,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提前预习、查阅资料,进行课堂翻转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模拟现实场景,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二、互联网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翻转导学,建构有的放矢的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通过翻转导学,让学生提前预习,把课堂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建构有的放矢的高效课堂。
        进行翻转导学,建构有的放矢的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全程做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首先,根据即将授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提前学习,与同学们自主讨论,并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疑问进行记录。其次,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例如:在“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文,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网上搜索蟋蟀这一动物的相关视频,了解蟋蟀的习性,他们会怎样构建自己的巢穴,并在上课的时候,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他们所了解到的蟋蟀。阅读课文过程中,对于关键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勾画出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蟋蟀的修建时间、工具使用、修建过程、劳作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再由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和补充。对于蟋蟀的住宅为什么是伟大的工程?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再结合课文,引导学生从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两方面作答。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于学习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兴趣,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可视化预习,建构资源共享的鉴赏课堂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提前预习效果不佳,缺乏针对性的引导,有时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教学进度,可视化预习有效解决了这一弊病,让预习更加具备针对性,建构资源共享的鉴赏课堂。
        进行可视化预习,包含两个环节。其一,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录制成微课小视频,传输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观看学习。其二,利用互联网,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共享,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就得到了可视化。例如:在“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一课文中,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发生在主人翁身上的故事录制成微课小视频,让学生观看了解,再提出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学生自主讨论,搜集家过去和现在变化的相关图片,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并在上课的时候播放出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这样,学生的预习既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预习也实现了可视化,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资源共享,合作探究。
        (三)人机互动,建构个性发展的思维课堂
        素质教育的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人机互动,其本质是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
        人机互动教学,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巩固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首先,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室,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对多个学生进行提问,巩固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例如:每篇课文中都会有要求掌握的字、词、句,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在PPT上展示出来,让学生注音、组词、造句等等,巩固学生识字认字的基础,激发学生遣词造句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
        (四)游戏练习,建构及时反馈的趣味课堂
        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网络游戏有着极高的兴趣。另一方面,语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内容丰富多彩,情节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适当融入很多当下的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建构及时反馈的趣味课堂,来吸引孩子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每节课会涉及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对于提问,教师可以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开展,利用互联网建立积分制,最终根据积分的统计结果来进行评比、表彰。除此之外,对于作文课,教师可以根据主题来设计游戏,传声筒、模仿秀等,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结语: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已经成为主流,构建智慧课堂模式必不可缺,二者相互促进,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入理解智慧课堂模式的内涵,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浅析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
[2]周梅珍.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24):7.
[3]马光伟.小学语文互动智慧课堂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18(06):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