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平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英小学分校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建立在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教师愉快地教育,学生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快乐教育;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快乐教学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深刻领悟快乐教学模式的本质与内涵;通过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构造师生互动情境,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建立课堂与生活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收获更多课本内外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新课堂诵读方式,感知体会语言魅力
在一定程度上,语文教学可以看作是语言的课堂。学生阅读和感知语言,欣赏语言的魅力,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诵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进行默读、朗诵、吟诵、表演式诵读。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地朗读方式,将学生自由诵读和集体诵读结合起来。面对一些古诗词内容,学生可以选择由朗诵到吟诵,在诵读中培养自己的情感;面对一些儿歌和儿童诗,学生可以进行表演式诵读,因为表演需要声情并茂,需要深入理解,需要和文本建立情感联系。
二、游戏教学,学生获得快乐的源泉
游戏教学法是教师应用的所有教学模式中最能够吸引学生,也是最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教学方式。因为小学生整体年龄偏低,且其自身对于游戏的热衷程度要比其他阶段的学生具有更突出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实现快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游戏教学法可以运用于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词语接龙、猜字谜、偏旁部首组合字等游戏,引导学生认知汉字,这会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使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更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巩固学生认知汉字的能力。
三、构造师生充分互动的情境
在进行快乐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性。小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事物非常好奇的时期,所以教学氛围不能过于死板,而要加入一些富有趣味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构建轻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所以在构造教学情境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辅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因此,在构建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明确该目的,通过色彩或图像等为学生构建一些具体场景,同时结合教授内容进行和谐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主动进行发散思考去理解汉字的含义,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创新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生要掌握生字和生词的音、形、义,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
但是,死板教条地积累生字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且由于缺少运用,实用效果也不强,对学生来说是“死知识”。因此,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会的字词和写作训练相结合,这是积累基础知识的目的,也是快乐语文教学的追求。如教师可以开展汉字纠错大会、方言词语搜集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摘抄好的词汇、语句和篇章。教师还可以开展名家名言仿写、改写和续写活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总是一言堂,学生就会因为缺乏参与感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快乐教学时,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游戏方式、情境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方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方面,这些方式可以使课堂更快乐、有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诸多帮助。
六、使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时空限制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要求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有限的书本知识教学,而在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师生交流等都受到限制。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带给学生全新的视听形式。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有效延伸教学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学习语文,从而接触更多的新知识,提升个人语文学习能力。
七、采用联想法发散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能够进行基础的文字认知和语法应用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创新联想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必定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与思维联想能力的不断发展。对此,为了保证快乐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教师就可以使用一系列手段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冥想法进行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之前,让学生先闭上眼睛,通过教师提取出文章内容中的中心词汇,让学生进行情景想象,然后再根据教师提出的话语进行后续想象。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学生通过自身想象力的不断延伸实现对于课文中一些内容的理解。在这一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分享下在闭眼想象环节,自己脑海中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然后再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将这些画面通过画笔画出来,或者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给予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就会变得高涨,继而也会实现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增加。
结束语
快乐教学是一种更加偏向于人本教育的方式,它能够有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教学手段,以此才能够有效实现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孙致杰.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快乐教育策略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64.
[2]郑书惠.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3]孙颖.小学语文快乐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教学方式分析[J].中华少年,2018(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