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春
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第二小学,浙江温州325500
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于刚刚接触数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全新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同时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的课程实施建议里,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进行交流。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合作学习最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它能够有效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合作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又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按特定目标将学生分配成学习小组,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彼此合作,共同进步,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模式,最终通过小组的成绩考核作为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最终是使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在校期间,每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感受到集体为自己带来益处的同时也要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进彼此的交流和沟通,增加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另外,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个体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谦虚谨慎、善于学习的优良品质。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社会要发展,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合作,很多的问题,依靠个人的力量都是难以完成的。所以,学校的教育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学习成绩提升,班级的整体成绩自然而然会获得提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目标,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分组方式主要是异质分组,小组内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知识宽度各不相同,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可以开阔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新的知识生成,这样的过程,完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会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去探究知识的究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当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小学教师未深刻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在意义
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新的课程改革成效如何,教师同样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即使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相对简单的学习课题,小组间的学生彼此交流很少,缺乏真正的互相讨论与合作环节,学生感受不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小组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二)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不一致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但是往往也会存在一个现实问题,小组内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知识面各不相同,这也就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参与程度更高,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参与度低,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整体进步较少。这样容易导致两个极端,好的学生成绩更好,差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差,学生学习成果不均衡。
(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的细节把握不具体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一部分教师存在教学前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在学习前没有为小组的学生进行明确的任务分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学习任务。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不充分,不具体,将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进入应有的学习状态,不利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有效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效率的可行性措施
(一)教师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加强和学生互动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关键作用,不但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的互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想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等关键因素,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实施针对性教学。比如: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而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教师要格外关注,鼓励其进行举手发言,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教师科学合理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教师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性格习惯、学习进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组内成员要进行合理搭配,比如:每个学习小组都要有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学生,都要有学习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分配,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对数学学习更有自信,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在组内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另外,教师需要在学习小组成立后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步培养
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利用微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对课堂上的知识要点和难点进行复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具体地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小组合作;而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刀切选用小组合作.因此,要因材施教.根据教材需求,大胆尝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谭纯志.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数学教师指导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2):128.
[2] 王平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 2019,000(0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