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小学五年级数学有效性作业的实现途径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胡丹萍
[导读] 五年级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小学学习阶段中知识点高度爆发的时期

        胡丹萍
        台州市椒江区海正育才小学
        摘要:五年级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小学学习阶段中知识点高度爆发的时期,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为小升初做准备,为初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随着数学知识点增多,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增大不少,这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习惯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跟不上势必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五年级数学的难度虽然加大了,但是只要学生认真、努力地学,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也是能攻克数学学习的所有难题的。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有效性作业;实现途径
前言: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对于数学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今时代教学改革新课标中指出,教学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改善目前数学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数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作业布置中除了常规的作业布置,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小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作业数量、难度和形式,向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的作业,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五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比较缺乏,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布置作业仍然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练习与巩固,强调机械训练,布置作业的方式单一,缺乏对数学作业功能的正确认识。梯度训练整体都不明显,没有考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性。如果题目过于简单,只适合差生,优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如果题目较难,则适合优生,差生存在“吃不消”的情况。侧重巩固书本例题知识的学习,而且改造来源也相对狭小,基本来自书本、练习册、教辅材料和网络试卷,作业中设计数学日记、数学小报、实验操作、社会调查所占比例非常小。只把书面作业当成作业,其它如口语表达出来的作业不算作业。在作业的形式方面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数学学习中要求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动手操作、画图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一方面还是存在明显不足现象,这都应该引起教师的思考。大多数作业都是直接给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封闭性题目,刻板和传统,限制了学生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布置小学五年级数学有效性作业的实现途径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应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不同个体之间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分层设计作业就显得很有必要,一方面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不同知识层次的要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训练。作业中有不同的梯度,让学生有了施展的空间,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另一方面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让他们正视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差等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想的效果,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可以把作业设计为三种级别,分别为基础训练、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其中基础训练A、B、C三类学生都要完成(A类既优生,B类既中等生,C类既潜能生),巩固提高A、B类学生必须完成,C类可自主选择是否完成,拓展延伸A类必须完成,B类可自主选择是否完成,这样设计即让不同学生“吃得饱”又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绘画中布置作业,激发探究欲望
        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如在学完“平面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喜欢的校园,并涂上颜色。又如学了面积,通过画一画进行家庭装修设计;学了时间,通过画一画设计一天的安排;学了路程,画一画旅游分布图。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三)课时作业高效性,学生当成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这种作业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成为学习真正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学生对自己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导演”,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充满个性的数学作业,给学生带来的是创造发现的成功喜悦。学生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四)学生可自我监督,评价学习过程
        评价是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优化作业设计,教师应将单一的评价改为多元评价。从评价主体、评价视角、评价方式中体现多元化;量化等级与质化评语,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相结合。同学的肯定,家长的表扬,以及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来讲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教师可以通过演讲竞选和民主选举的方式,任命德才兼备,或有领导力,听老师话的学生为班干部,并交给班干部适当管理任务,如在早读时班长会在讲台上带读,监督学生读书,这样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也会很好的读书了。
结语
        教师应该合理而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职能,当学生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参考文献
[1]徐清霞.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实施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15):82-83.
[2]路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9):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