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璐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 邮编 25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逐步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小学数学教师们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形式化”“秀场化”等低效教学,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目标、小组分配及教学评价进行的合理化定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核心基础学科,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数理逻辑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对未来的物理化等学科学习有重大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协作交流的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挥该学习方式的有效性。下面我们就其现状发展和教学模式应用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运用现状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改变学科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教学要求。该模式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而由于理论基础薄弱导致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现的弊端
首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所以只有老师及时指导点拨才能主动与同伴合作学习。学生一般只专注自己的问题,彼此之间几乎没有沟通和协作;其次,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需要小学生自身做好学习准备工作,而很多学生由于多种现实因素没有做好准备就被迫参与课堂,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最后,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呈现不同的层次水平。例如,在一个小组中通常学习动机强的一般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而他们也主导着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向。这时缺乏动力的学生往往会顺从既定的意见,很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1.2基于教师教学设计思路出现的弊端
上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离不开教师教学设计思路的错误导向。首先,一些老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能力薄弱,通常直接在教室里对学生提问后就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更没有做好物质和心理的准备就只能随波逐流。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不符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质精神,成为学习优等生的秀场。比如教师布置任务后只交给个别优秀学生展示结果,而其他学生参与表达的机会有限,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跃度。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高效运用
2.1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属于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一种,而教学策略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要想合理高效运用这种模式教学应确定合适的、完整的教学策略。
从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评价这几步进行课堂教学,把教学重难点贯穿其中,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就创设情境来说教学《乘加、乘减》时可借助动画讲述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既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在明确学习任务方面教师要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内容,例如教学《统计》时,可让各小组在校园里观察花朵,调查统计花的颜色,并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调查结果。
2.2明确教学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学会自主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因此教学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学习长度测量时,学生按分组共同完成测量任务,有的做标记,有的用量尺,有的当方向指挥……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会了测量方法,也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
2.3合理划分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人员分配是否合理会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很大影响,小组成员在性格特点、认知方式、综合能力上应该是相互补充提升的。教学模式运用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在开展小组合作前发布学习任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师还需注意引导后进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在鼓励和指导中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按照三个维度划分学习小组:1班级人数;2男女生比例;3.观察了解后得出的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协调好课堂教学严格的纪律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活泼程度,赋予各小组一定的课堂自主权,每次探究所学知识有成果时,可派组中的轮流式组长发言并根据各组表现给予奖励,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组织纪律性,又增加了学生的话语权;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学会了合作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2.4教学评价
现代教育理念让我们明确了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首先,教学评价目的不是给学生贴标签排名次,而是帮助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评价的基准多是针对学生的进步幅度做出调整以期激励学生达成下一个学习目标,当然教师还应给予进步慢的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关心,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评价方法应多元化,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学生做出了什么。
最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主体应是多角度的:教师、学生、小组间成员应参与评价,教师评价小组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生通过反思总结进行自我评价;而小组成员和各小组间可互相评估,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可以针对小组中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沟通和促进团队合作学习形成良性循环。[3]
三、结语
结合上述探讨要点我们可以看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学方式之一,实际运用中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可看出教师已试图理解该模式的本质核心内容—学生主体性。因此,教师需在实际应用该教学模式中不断丰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确保这种教学模式能最大程度完善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雨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相关问题探讨[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44):151-151.
[2]郑势佳.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7, 031(006):137-139.
[3]范吉宁.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