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邓永聪
[导读] 数学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

        邓永聪
        漳平市灵地中学  364400
        【摘要】:数学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如购物、投资、养殖等都会用到数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增加学生的数学阅读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创新革新,促进教育部分提高对中学基础学科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实际教学单位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改,最大程度对学生的综合社会竞争能力进行提高。尤其对于中学数学学科发展来说,高效推动教育改革,多方面地对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提高,是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知程度的重要举措。数学学科的发展是多方面协调进行的,不仅对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提出要求,还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得学生必须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长远进步道路。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数学阅读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有:(1)数学阅读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阅读中,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主动阅读、理解、掌握知识的习惯。(2)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数学阅读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的形式。它能够帮助掌握标准的数学用语和数学符号,使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和答题的规范程度。(3)数学阅读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在数学阅读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4)数学阅读提高认知水平。数学阅读的过程包含着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在阅读中,学生不断进行假设、想象、检验、概括等活动,并在不断阅读和积累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5)数学阅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核心就在于阅读的能力,想要在数学中达到自学,数学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自学的基础和保障,并且阅读能力只有在阅读中培养,才能培养出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
        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地开展数学阅读,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数学知识,从而在良好阅读意识的形成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这一节内容时,上课前,笔者让科代表带领全班学生朗读课本和导学案上提供的有理数的文化背景,了解有理数的产生、有理数如何进行分类等基本知识。教师让学生利用简短的时间对这些素材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阅读意识。


        又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了表达不规范的问题。因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下整理笔记的任务,要求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点都记录在笔记上,还要对教材上的例题进行改编,补充出更多的题目,从而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并且思考正确的解决方法,这就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反思习惯。
        (二)教师要发挥数学阅读的示范、指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教师的示范、指导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钻研课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在做示范时,精心选择示范材料,挑选读起来简单,而学生易错的内容进行示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并且使其养成在阅读时勾画,标注重点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要留给学生自学的空间,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不要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把重点放在习题的讲解和训练上,发扬所谓的题海战术。这样,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非常少,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也得不到提高。基于此,我们要倡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独立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提取,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对题目进行数学模型的转化。这样一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当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优化教学流程,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与课堂教学环节有效结合,从而提升数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教学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节内容时,笔者设置了五个环节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获取知识。第一,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分月饼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欲望,根据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引出分式的概念。第二,笔者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知识背景,并且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互动,相互讨论问题。第三,笔者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质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尽量指出学生在概念上存在的缺失,并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答案,真正地厘清分数和分式之间的关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第四,笔者让学生解决教材上的问题,并且给学生提出了一些变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笔者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样,通过设计和实施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阅读中,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与创造。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应着重提高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视,最大程度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认知程度,明确学习方向,有效提高自身学习主观能动性。数学学科的综合发展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解题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程度的考量。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切实有效发挥促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作用的具体实际措施。
【参考文献】:
[1]唐新若.关注数学阅读,提高数学素养:谈发展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8):66-67,73.
[2]胡倩霞.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109.
[3]马旭娣.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语数外学习·上旬,2014(2):75.
[4]李世存.初中数学课堂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学时代,2014(12):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