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兵
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 233200
摘要:互联网信息时代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巨量的信息,如何提前海量信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德育事业与互联网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教育模式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分析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剖析学生主体的身心健康需求,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和策略,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班主任重点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将从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出发,深度分析互联网+视角下的高中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教育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正确使用外部资源,促进教育事业中德育发展的进步。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教育策略
前言:?互联网+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教育”而言,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以及监护人的需求,形成新的教育思维和执行办法是新时代教育模式调整的基本要求。高中班主任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挥互联网的正向优势,以此适应教育时代的发展。
一、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学生的心智与社会认知能力大幅度提升,开始接近成人状态。在此重要的时刻,高中班主任需要按照时代的正向要求,对高中生的道德品质施加正向的引导,让其在心理上、思想上符合社会期望值。尤其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德智体美劳”发展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德”则被排在首位,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将被作为中学生全面人才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部分中学生因各式各样的原因,道德素质教育有待加强,教育事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各种新鲜事物在感官上,利用新奇性的特点,对学生造成一部分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的影响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而且还有带有一定私人属性,给班主任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此外,在高中的德育教育中,传统的德育方式相对宏观,利用学生群体互相管理,班主任想要知道具体的变化有一度的难度,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德育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伸,高中的德育工作被重新定义,利用互联网的部分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对于未来德育事业升级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二、互联网+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寻找德育资源
在利用互联网资源之前,班主任自身也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以及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特别是客观看待互联网作用上,需要有辩证的态度。班主任对于互联网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甄别外界事物,使得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途径了解世界。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信息膨胀的特点,让现有认知水平的中学生,无法抵挡其吸引力,互联网负面的信息更是危险学生的发展。例如,班级中部分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在浏览网页时,经常为推送的游戏广告所吸引,此外,微信和抖音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分食学生的注意力。
坏的资源往往让学生走向更加封闭的困境,沉迷虚拟世界。班主任需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告知网络负面信息的危害性,并且把正能量的网络资源推送给中学生,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
同时,班主任既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良性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也可以利用资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学生多向发展。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班主任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实践的教学中,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寻找先进德育模范的事迹,帮助德育内容的实现感官体验,让互联网成为教学的帮手工具,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二)利用互联网,创建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出现,为班主任提了另一个与学生沟通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有较强的私密性,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教育的特点。班主任通过建立班集体的微信群、班级论坛,在面对面的课堂的教育基础上,延伸到学生在学校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扩大了中学生的德育战场。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和QQ,也学生进行网络沟通,为学生解答各种疑惑,分享学习经验和人生经验;班主任也可以开通自己的抖音或者公众号,把自己心得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各种学习办法、学习素材,以及个人生活习性和情操,都能达到培养学生文化素材、审美能力以及德育形成的目的。
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具有网络课程开发的目的,组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例如红色主题电影电视的观看学习,针对学生的年龄段,推送符合人生发展需要的影视资源。学生在观看完毕影视资源后,可以尝试写影评,提升学生影视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影评在经过班主任或者监护人审核之后,发布在班级公共空间上,将自身深受感染的红色细节放大,实现道德教育的提升,丰富学生成长路上的内涵。
(三)利用互联网,加强家校沟通
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比,家庭德育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达到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学校需要和家庭加强沟通、互通资源,形成统一的教育联盟。班主任可以按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QQ群、钉群等,与家长取得长期的稳定的联系,如果学生出现什么问题,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力,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在与家庭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用信息档案的方式,把学生的德育问题形成一个时间线,让德育工作更加细致,处理问题也更加的效率。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方式也因互联网+而改变,家长可以通过邀请,远程参与班级教学活动,打破教学空间的限制,现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二合一。班主任在充分理解,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后,利用互联网+平台,便可达到学生教育进步的目的。
结语:总之,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平台。教师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班集体管理和德育建设,将会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巨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这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额外补充,与其让学生杜绝社会资源,倒不如合理引导,二者互相融合,创造新的教育方式,更好地为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桂英.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46.
[2]马凤兰.“互联网+”背景下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8(17):27.
[3]徐吉民, 刘菊. 如何做一名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班主任[J]. 新校园旬刊, 2016(12).
[4]罗雯. 论中职班主任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J]. 教育:00173-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