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的思维成长正处在关键时期,思维逻辑不够条理清晰,因此他们很难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素质教育要求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给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心智成特点的数学学习环境。要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利用趣味性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吸收数学知识。本文简单介绍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意义与应用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教育中的数学课程既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又是今后许多学科学习的重要工具,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善,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理解不够。而且教材为了节省篇幅,对知识点的叙述过于简略,更让学生难以理解。为了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多样的拓展和创新,运用趣味性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和吸收数学知识。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趣味性教学法的意义
将趣味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一,趣味教学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来,达到更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二是能充分改善课堂气氛,改变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讲课环境,间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主地走进数学,热爱数学。同时,趣味性教学法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充分交流,使学生能更好地向老师反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此外,趣味性教学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通过各类有趣的教学活动,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知识与切身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从形象体验逐步过渡到数学理论,最终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点。
二、趣味性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1.根据课程内容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
运用趣味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的最佳途径是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活动。在课堂游戏的设计时,应充分结合课堂内容,力求找到适合开展游戏的课程章节,使游戏内容充分服务于教学内容,这样既能改善课堂气氛,又不脱离课堂主题。举例来说,在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一章节,老师可展开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一位同学用尺子量桌子的长度,另一位同学用手量桌子的长度,再由一位同学用尺子量前一位同学的手的长度,最后一位同学根据前两位同学的长度换算,并与前一位同学用尺子量桌子的长度作比较。
藉由游戏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本质及方便使用,并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通过趣味教学方法化解课程难点
小学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对教材中的许多抽象知识难以直接理解。有的时候,虽然老师讲解得比较细致生动,但由于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最终掌握抽象知识,而趣味教学法则能很好地满足这个条件。举例来说,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由于学生所接触的数字概念都是自然数,所以分数往往难以形成直观的理解,这时老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通过大量有趣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具体含义。实例的选取既可以采用苹果、面包等实物,也可以采用多媒体工具。采用实物教学的成本虽然相对较高,但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促进深化记忆理解。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则是节省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全班学生都看到形象的实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选择相应方法。3.将趣味性融入自主探究教学当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开始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自主探索、掌握课堂知识。而趣味性教学的理念也可以融入到自主探究教学当中,在自主探究课题当中增加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探究活动,避免学生仅仅出于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学习。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往往会通过一些实例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制作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举一些更加生动有趣、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例如每一排同学戴眼镜的人数、每天8点钟教室里同学人数等,学生在进行这些自主探究课题时,会更加积极投入,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组织趣味性的数学竞赛在小学时期,儿童普遍具有好胜心理,对于游戏以及竞赛具有较高热情。所以,教师可对儿童具有的这个特点加以充分利用,按照儿童具有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竞赛。进行竞赛期间,数学教师需对竞赛具有的趣味性加以重视,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调动儿童的学习动力。比如,进行“小数加法与减法”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对一些生活实例加以运用,并且在其中对数学内容加以展现。如课堂之上,教师可对购物这个常见的生活情境进行模拟,然后把儿童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儿童通过竞赛方式对“购物”期间花费的具体费用进行计算,看看哪个小组计算速度最快并且结果准确。通过竞赛游戏这种形式可以有效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其在具体情境当中对小数加法进行掌握。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趣味性教学法,既能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恐惧情绪,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又能改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趣味性教学,首先应当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因时制宜地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其次在讲解难点时,也可以加入趣味性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趣味性教学法还可以与自主探究教学法结合使用,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剖析[J].求学,2020(28).
[2]刘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4).
[3]廖敬东.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方法初探[J].中外交流,2019,026(0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