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芳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玉溪小学
摘要:数学作为理科的基础内容,对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只有把握好小学关键时期,发挥数学知识的优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深入学习,开发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给予其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帮助其掌握思考的方式,才能促进其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和模式,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创建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创新课堂形式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其大胆想象和创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钥匙,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旨在解决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推动学生实现终身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的重要意义
所谓独立思考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没有人帮助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而这也是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小学,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养都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小学数学是教学当中的重要科目,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分析问题的重要地位,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教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其自身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如果一名学生缺乏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他就不能进行自我认知,不能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生活,个人思考受到极大的限制,最终也就无法深入理解并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因此,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在眉睫。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每门课程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将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将小学生的生活融入到课堂活动当中,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乐趣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相关图形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种趣味教学活动,学生才愿意主动参与其中,才会记忆深刻,主动思考。因此,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优化,给小学生独立思考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陌生知识而带来的紧张情绪,而且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坚持以生活为源泉、以问题为引子,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第一,教师要在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深刻领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推理,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教师要善于以游戏为载体,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游戏作为学生认知世界的主要渠道,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创造及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游戏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契合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认知特点,可以以一种学生喜欢与接受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当中感知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三)加强独立思考指导,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要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要保证他们思考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围绕知识中心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对独立思考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指导方式。比如加强思路的引导,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后探究的题目,让学生对自己思考的思路进行反思,以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思维的优缺点,从而不断调整独立思考的方式,以提升思考的能力。当然在平常的练习和测试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学会记录自己的困难,事后再与同伴或者教师讨论,以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通过讨论,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课堂环境;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展开讨论,积极去思考解决问题。再次,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连接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讨论,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教学方式和观念上实现真正创新。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因材施教,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探究活动、实践活动以及丰富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其思维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多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学周刊,2021(06):47-48.
[2]蔡吉生.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7):90-91.
[3]刘晶锐,孟令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