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 徐娟
[导读] 化学学科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初中阶段化学教学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徐娟
        邹城市第八中学
        摘要:化学学科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初中阶段化学教学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那么就要加强兴趣培养,使其对这门学科产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这样才能学好,在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创新,从而提高综合素养。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应用,是这些目标实现的关键,在课堂中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素养、实用性等统一起来,最大限度激起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探索与创新。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运用
引言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这进一步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意愿。因此为了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当以化学实验为契机,将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引入到初中化学教学课堂当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初中化学知识。
一、趣味化学实验的内涵
        趣味化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式,也被广大初中教师运用到了课堂中去。老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课堂教学技能、知识教学强化技能等等都影响着趣味化教学的效果。趣味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和生活化教学密切相关,即从生活中寻找能够用化学解释的现象,或者从生活中寻找能够应用在化学实验中的材料。初中化学学科包含的一些基础知识理论相对来说是枯燥的,如果将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教学,那么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就变得有趣生动了。此外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其目的还是为化学教学课堂服务,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且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二、趣味化学实验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传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对化学知识的教授方式主要在于文字的表达,而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积极性。将趣味化学实验应用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可以增加化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一般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印象。化学实验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往往就是各种变化和反应,趣味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会引发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它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学习和巩固。
        (二)利用趣味化学实验将书本知识简单化
        在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的时候,有时候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是很难进行深入理解的,在复习时仅仅依靠传统的学习方法无法对知识做到真正地理解,只能造成一种短时的假性记忆。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书本上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一些简便易行的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去理解这些重点难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发掘知识的内涵,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知识、体会到课堂的核心内容,还可以延长学生的记忆,真正了解实验的原理以及各种不同现象发生的原因等。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
        (一)进行生活化的化学实验
        教育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教育指导人们去更好地生活,同时生活经验也能给予教育积极的反馈。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授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们有具象的概念,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们的提高。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可以将化学实验与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自主地制作一些化学实验器材,不拘泥于教材中地化学实验形式,在保证规范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解决了可能出现的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又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举个例子,石棉做成的手帕放在火上烧不着,在水上滚火球,用塑料瓶吞鸡蛋等等,从生活中取材来展现化学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化学,思考化学最终应用化学。学生在生活中会看到铁质东西生锈,但是却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有怎样的原理。教学中可以设计趣味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后操作。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块没有生锈的铁,在上面喷上水,或者是放在潮湿的地方,每天观察其变化。这类实验易于操作,趣味性强,与生活关联大,学生在自行实验中就会明白氧化反应,同时也清楚铁氧化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最终形成的物质,强化应用意识,以及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运用科技手段辅助实验教学
        在化学课堂上应用趣味实验来辅助开展教学,教师不仅要对于实验的内容加以关注,同时也要注意其表现的形式并加以创新。在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已经与多媒体技术与新兴网络技术密切相关,而这些新兴的技术手段也确实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帮助。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这些手段使趣味实验产生更好的表现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氧气的制备》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那么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低的。但是,如果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实验前需要学生了解的基础知识进行基本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并学习如何操作化学仪器和使用化学药剂,这样既能够保证趣味性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也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成功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三)对当前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趣味化学实验进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最好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对象。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思考、探讨并解决,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制取二氧化碳为例,可采用不同的物质制取,为了让其能够形成直观感受,可设计趣味实验。准备一个试管架,在上面放上4个实验要用的试管,在一个试管中单独加入浓硫酸,另外两个试管内加入石灰石,然后分别滴入稀硫酸和稀盐酸,最后一个试管内加入碳酸钠滴入稀盐酸。这个过程可让学生操作,要求其认真观察,看看试管内发生哪些神奇变化,并结合所学进行思考。学生在此期间不仅能掌握运用不同物质制取二氧化碳的不同现象以及反应激烈程度,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还能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从而形成实验自主性与探究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化学实验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而且能够使化学课堂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适当运用这种手段来实现趣味和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拴生.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6):112-114.
[2]赵世莲.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99):129-130.
[3]后茂清.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49):71.
[4]熊真真.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0.
[5]刘玉姣.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12):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