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杨霖
[导读]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杨霖
        济南市历下区燕翔小学 250000
        摘要: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是艺术的最好体现,为了培养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民发展,开设音乐课就尤为重要。音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们对美的认识,对培养学生们的素质修养非常重要,因此,音乐在小学教育阶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哦诶样不是一早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过程。因此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声势方面的教育,好的声势教育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能让徐野生更好的进行音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声势训练;小学音乐;教学;有效应用
前言: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小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当中,应建立完善的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们的艺术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音乐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注重音乐教育,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们的美育知识。作为教师,在皎月过程中也要抓住音乐教学的重点,提升在音乐教育当中的声势训练,以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融入声势训练进行探讨。
一、声势训练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声势训练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拍手、拍腿等动作发出的响声。在音乐教学当中,适当的运用声势训练,能够很好地让学生们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同时通过声势训练,也能够让学生们能够很好地感受音乐的节拍、音阶等。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当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开展好声势训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关于音乐的各方面素养,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注重对声势训练的培养。目前声势训练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奥尔夫教学法为主,它让动作与音乐相结合,让音乐教学更能与学生自身产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音乐之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二、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声势训练不仅对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声势训练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们对声音的敏感度,提升学生们分辨声音的能力。在音乐教学当中,会出现不同的节拍以及节奏,而学生们在音乐学习当中能够很好地掌握各种节拍,从而分辨出不同声音,借助声势训练,学生们能够有效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分辨;其次,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及反应能力。在声势训练当中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节拍,而每首歌,每一句词的节拍和节奏都同,这就需要学生对歌词节奏进行深度记忆,这样在长期的记忆训练下,学生的记忆力自然就会有所提升;最后,通过声势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学相对比较轻松愉快,学生处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创造性也会相应的提升,创造力、想象力会得到加强,而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及能力,也会回带入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这样也会无形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整体水平。


三、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声势训练对于小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如何将声势训练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就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音乐教育与声势训练的融合。
(一)利用节奏模仿,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辨识度
        音乐教学中,训练学生们对音乐的辨识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如何利用好声势训练,提升学生们的音乐辨识度也是音乐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在音乐教学当中适当的代入声势训练,让学生利用声势训练对音乐的节奏进行模仿,以此来掌握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感,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的更好的对歌曲当中的节奏、音阶、音符等有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理解和学习能力。此外,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中加入声势训练,也符合小学生这一年龄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想要探索的时期,通过学习声势训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
(二)引入教学游戏,加强小学生的节奏感训练
     声势训练本身虽然具有一定过得趣味性,但是这对于学生们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也要融入一定过得游戏环节,增加整个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对学生们的吸引力,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同时,在课堂中加入游戏环节,也符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喜欢玩耍、游戏喜欢游戏的这一兴趣特点,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接龙”的游戏,让学生们通过读音乐节奏的把控进行声音、动作的模仿;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自己扮演的不同绝俗进行表演,以此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乐趣,通不过游戏也能更好的对歌曲进行记忆。
(三)重视歌曲选择,调动小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还没有完全成熟,对很对事物不能够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在选择歌曲时,需要选择适合小学年龄阶段的作品,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在选择教学歌曲时,也需要考虑声势训练的融入,因为声势训练和音乐作品是一体的,有些音乐作品适合进行声势训练,而有些则不适合。因此在进行教材选择时,需要尽量选择一些简单易懂、节奏明快、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声势训练,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们的记忆力、声音分辨能力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学当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将声势训练充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提升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看文献:
[1]彭薏薇,李小浩.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北方音乐,2018,38(7):232.
[2]宫晓双.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9):50.
[3]胡丹.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点与实践机制[J].新课程(教研版),2019(8):53.
[4]谢红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唱歌 ——试析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9,461(11):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