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 莫恩平
[导读]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莫恩平
        浙江省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但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不能就课堂来论课堂。笔者认为,课前教师需要吃透教材,挖掘与学生的感情共鸣点;课堂中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课后需赏识学生,期待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高效   实施策略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更多的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学习,高效学习。
        一、知识实践化
        教材是学生学习基础资源,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教师备课时要紧抓重点知识,简化教学难点,做到务实、创新。
        以《PPT版面设计》为例,PPT版面设计需要讲究文字、色彩、图片等互相搭配,难点时设计理念抽象难懂。笔者借助“元旦”这一节日,通过课前的思维风暴,让学生讨论出搭配的色彩,版面设计的风格,文字字体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明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很有效地简化了教学知识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间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二、沟通经常化
        要想让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不光要了解学生的喜好,性格,更要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学习策略等。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教师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上“困惑”,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沟通方法如下:
序号        方  法        实 施 途 径
1        闲  聊                课前、后和学生聊天。谈生活,谈兴趣爱好,谈好书或谈喜爱的连续剧等,师生间做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2        观  察                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情绪、言语、表现
3        谈  心                根据观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话,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
4        家  访                课余家访,能更有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课余学习情况。既能关心学生,也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三、情境生活化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一节好课是从扣人心弦的精彩导入开始的。笔者在教学中喜欢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课前导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从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文件及文件夹操作”为例,笔者以学生熟悉的“西湖”视频导入,然后提取视频中的西湖景点、杭州美食等图片、视频、音乐让学生进行分类。针对如何归类,笔者先讲述文件夹的作用和特点。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动手实践就容易上手得多了。学生在归类时,因标准不一样,有的学生按景点美食归类;有点按文档、视频、音乐等归类。

此时,笔者也展示自己的归类结果,并讲述自己的归类理由(即按照文件的扩展名进行分类),就很自然地引导出“文件扩展名”的概念。所以,生活化的情景导入,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体验氛围中,高效地学习掌握新知识。
        四、学习体验化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主要形式。中职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视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引导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
        如笔者在教学PPT制作时,课前会给班级各学习小组发布学习任务。PPT主题、风格、素材等均由各小组自行协商准备,并形成文字方案。在课堂中,笔者对各组确定的主题进行指导。能到难点,在听取学生的设计后,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供合作小组参考。各学习小组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最后形成“智慧火花”,达成的共识。团队的作品最后由组内成员进行阐述制作过程和理由。讲述过程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另外一方面也是通过展示作品,实现交流,拓展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成果,展示团队风采的机会。
        笔者在教学过程是一个指导者,更是学习成果的见证者。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习体验,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合作,达成学习目标,享受学习的成就感。
        五、赏识及时化
        赏识是课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缺失被欣赏,故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赏识学生,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1、要会赏识个体
        学生听到表扬和赞赏会欣喜若狂,听到否定评价,甚至是批评肯定会情绪低落。如不是学生犯错误需要以批评来加深他们的记忆,一般还是要多赏识学生。毕竟,每个人都喜欢被人赞美,被赞美,心花怒放,情绪高涨,也能促进高效学习。
        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一学生,学习虽很认真,但成绩一般,学生本人觉得自己笨,很自卑。我了解情况后,专门找她谈心,并告诉她:你很优秀,你的优秀是学习的持之以恒,成绩在于积累,只要你继续努力学习,肯定会进步的。后来,我有意在课堂中表扬该学生,给她作业展示的机会。现在,她成绩虽还一般,但提问明显比以前多了,人也变得自信了。
        2、要会赏识团队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笔者很喜欢讨论激烈的学习小组,一是赏识他们学习时不服输的劲头,都认为自己的可行;另一方面,更赏识他们学习时全身心的投入。组员都是学习的个体,当大家都发掘潜力,相信结果就是1+1>2的成果。赞赏学习小组,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也是落实知识点,促进高效课堂的一种赏识策略。
        3、要会赏识作品
        作品完成度,是课堂活动的成效,是知识点落实的关键。在信息技术课中,展示学生的作品,寻找作品中的亮点,不但能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更也能突破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欣赏学生作品,能展示不同团队的创作水平和风格,也能相关学习和借鉴彼此的优点;欣赏学生作品,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更能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促进激发学习内驱力。这也是促进高效课堂的另外一种赏识策略。
        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教师高效的“教”,更需要学生高效的“学”,让课堂回归本质——“学习的乐园”,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组织形式;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行为,突破课堂空间的束缚,以情优教,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宝群        《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情感目标”》,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A)总第163期
        【2】孙国勋        《心中有爱,润物无声——谈日常教学中如何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A)总第16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