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谢丹
[导读] 高中历史是具有较强人文精神的一门文综学科,

        谢丹
        达州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摘要:高中历史是具有较强人文精神的一门文综学科,历史教师应该在新形势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借助互联网发达的科技手段,帮助学生发挥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发展,有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学科中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思考如何让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程里发挥作用。本文将对教师如何运用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高效率记忆知识,理解历史构成,策略性的实践与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策略运用;高中
        历史中涵盖了全球人类的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然而时间是往前走的,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只能从无数历史书籍资料中读懂她,但人类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脚印,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该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习古人的智慧,融会贯通,学为己用才能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更是高中文科类目中的重要部分,历史考试不光是加深学生对国内外历史文化的理解,也让学生在不同的历史事件当中充当旁观者,学会从一系列历史相关事件中发现、归纳、总结关键因素,认识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存在的错误与正确,有助于明辨学生的是非观,树立历史观,价值感。
        一、历史课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好处
        从很多教学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文史类优质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学生,都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熟练的。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有着极大的挑战极大,不仅体现在它的科学性,便捷性,还有利于教学资源配置。优越性,但就我国目前教学信息研究水平和资源配置而言,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提高。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树立成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充分重视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历史教学课堂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优化,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实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信息结合高中历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我们知道现在是互联网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设备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学生对很多知识的理解认识也突飞猛进。而大多数高校老师学校现有的任务繁多,导致对现代信息技术难以掌握学习和成长,培养师生合理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研究与探讨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 信息技术的常见弊端
        在信息快速变革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包罗万象,是非常好的资源。各大信息搜索平台几乎没有查找不到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影像图片、学习资料,探索知识也变得更加方便、有趣味性。除此以外个人自主学习能力成长,思维拓展更加广阔,眼界的提升都成为了可能。
        但是,互联网中也存在大量有害的垃圾信息充斥着学生们的大脑,很多学生性格发生偏颇、失常,影响学习成绩。尽管国家已经着力净化,并大力提倡学校课堂内学生不许储藏移动电子设备。如果信息技术只应用在课上,用来普及知识,观看大型历史资料和珍贵文献,那么历史课程将变得有趣很多,因此教师在与家长对学生所接触的网络信息要层层把关,也是成长过程极为重要的一环。


        三、信息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 运用微课预习,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高中教师要运用微课视频,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本历史知识产生一定的知识连接,认识并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后续课堂的活跃度,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教材部编版《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从互联网上下载一段关于王阳明的历史解说,帮助学生了解王阳明心学是如何诞生,并对当时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学生在上课前观看《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等四大名著的影视片段。分辨在当时背景下神话传说和讽刺小说的盛行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特色。老师还要针对考试重点提出问题探究,拓展话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有助于理解枯燥的书本内容,结合数字媒体技术激发课堂积极性,达到学生良好的预习效果。
        (二) 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历史兴趣
        在历史课中,畅游古今内外,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知识是信息技术发挥独特魅力的作用之一。老师要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中人物及故事的背景,事件的探索。
        例如,在学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课时,播放抗日战争电视剧片段,例如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辛亥革命》、《血战台儿庄》《红星闪闪》等电视剧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体会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了解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活动。此外,老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养成学生珍惜眼前美好生活的思想品德。
        (三)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思维导图
        相对于初中历史内容,高中历史的逻辑性和复杂程度更高。课程中每一节课的知识要点都是环环相扣的。这一点会造成学生在整个学期之后进行复习时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复习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导图往往结构清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址、事例人物等。
        例如,中国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过程,思考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特点。在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这单元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出详细的思维导图,梳理好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会议的时间内容及政策,一一罗列清楚,让学生在看图背知识点的同时结合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串联,让学生对历每一个史知识点都产生清晰的逻辑。
        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将信息技术纳入关键性教学,是大势所趋,也是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必然阶段。因此,老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运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 詹毅,张旭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1)
        [2] 万小燕.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0)
        作者简介:姓名:谢丹、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06.11、民族:汉、籍贯:四川、毕业院校:四川师范大学、学历:本科、单位名称:达州市第一中学、职称:中学一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