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徐丽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

        徐丽
        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二实验学校(新长宁校区)5517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也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探寻到更加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而众多研究表明,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整体的班级管理水平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以下对浅谈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
引言
        在小学阶段,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而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学生成长、班集体建设意义深远。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伙伴关系为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自我管理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伙伴关系的形成,通过志趣相投、情感相融等引领,来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健全人格,培养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新形势下自主管理工作落实的必要性分析
        (一)规范作用
        班级管理自主化不是随意管理,而是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通过班级制度,能够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责任意识。学生在规章制度下生活、学习,可以明确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一旦发生了不良行为,学生也会知道应该如何改正,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健康成长。
        (二)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落实自主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指引小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管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小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激励作用
        班级管理自主化不是单纯依靠教师一个人完成的,需要师生共同坚持和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此,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而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和团体意识,营造一个更为和谐、稳定的班级体,通过班级氛围的反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策略
        (一)伙伴关系下围绕班级目标增进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创设自主、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为学生学习搭建良好的环境。注重伙伴关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伙伴关系优势,围绕班级管理目标,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如在班级管理规则制定中,我们鼓励每个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伙伴关系下,同学们自发、自主、自由表达,综合同学们的思路,细化各项班级纪律。如出勤考核方法、请假销假规定、作业完成检查、日常卫生分配、学生安全管理等制度。伙伴关系,在班级班风建设上,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师长,培养学生责任感。如在课堂上,应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与同伴积极交流、和谐互动。围绕班级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共同推进班级目标的达成。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发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班集体荣誉。在伙伴关系下,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合作讨论,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每个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得到激发,也从班级管理中获得成就感。如在班级事务中,从安全、卫生、纪律、学习、班级活动等方面,以伙伴化交流来得出可行的班规。

在卫生方面,个人卫生管理,通过伙伴关系来进行监督;班级课堂纪律,通过伙伴关系来相互遵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值日为例,引入轮流值日制度,结合班级学生分组,班长为总负责,各组组长分担各组值日事务。同学们通过“自律、自理、自强”,对各项值日任务落实到位。学生亲自参与班级事务,对各项班规执行进行监督与反思,让班级管理更加高效、精准。
        (二)做好班级管理活动执行,使自主管理工作真正落实
        班级管理工作对自主管理模式的践行,要对班级管理活动做好把握,使其得到真正的落实,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开展。自主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要突出人性化、针对性的管理理念,让学生对班级规则接纳后,对规则进行有效的执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新形势下,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不单单要在规则制定、管理人员选择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更要让班级自主管理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和践行,推动班级管理活动落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例如,在班级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相关任务进行落实后,充分地发挥班委会的引导作用,使班委会成员联系班级同学,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如在开展班级大扫除活动中,以班长为主导,劳动委员协助,对班级同学做好任务分工,根据教师布置的劳动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大扫除活动中。班委会成员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与教师进行有效的协调,做好班级卫生的打扫,认真地完成班级大扫除任务。通过对班级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执行,发挥班委会成员的职能作用,使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以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激发班干部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班级自主管理效果的提升,还要求班主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发班干部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这样小学班干部才能长期保持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热情,并且努力提升自己、完善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而不断增强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班主任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将集体目标转化为班干部发展的个人目标,并将其变为班干部自我发展、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动力,使其能够从原来“要我做”的状态,向“我要做”的状态转变,从而充分激发其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更好的班级自主管理效果。以体育委员的激励为例,班主任首先要帮其找到本学期的一个大目标,比如获取学校授予的优秀班干部称号。然后再结合其具体工作内容为其设定诸如“组织和检查同学的课间操情况”之类的短期小目标,小目标完成之后引导其自主制定其他更大的目标,比如组织班级同学开展某项体育课外活动等。在这些目标的激励之下,不仅其工作水平会持续提升,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其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促进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的提升。当然,班主任根据其目标完成情况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并且帮助其解决目标完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可以让其长期保持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构建班级管理委员会,使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从而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够与教师进行积极地配合,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及质量,实现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目标。同时,注重对班委会成员予以监督和鼓励,肯定他们的作用及付出,督促班委会成员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班级管理的果及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忆伦.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意识的有效途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68.
[2]王克涛.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实践策略[J].甘肃教育,2020(06):43.
[3]闵依清.浅谈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29):188.
[4]白花春,祁永国.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1):183+196.
[5]宋耀天.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积分制班级管理创新[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4):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