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    梁金华
[导读]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如今,学习英语已成为希冀加入国际化平台的人才的修炼。

        梁金华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西坑小学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如今,学习英语已成为希冀加入国际化平台的人才的修炼。小学作为高阶英语的学年基础,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扼杀了众多学生的学生兴趣。教育部门也开始呼吁改进传统的授课方法,推进英语教育的实用性。本文以学生的视角分析当下英语教课,并就如何构建、提高小学英语高效的课堂效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学习兴趣;英语思维
        引言:小学学生,性格活泼,思维跳跃。英语老师的课堂应该围绕孩子的年龄特征设定讲述风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低年级英语不应以分数为主要衡量指标,而是将眼光放长远,保护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因为随着高年级英语知识点的加多,那时没有对英语的兴趣,也就没有承受学习知识的毅力与坚持。就英语而言,切实改进课堂授课方式,至关重要。
一、管理课堂纪律、改善师生关系
        人的情绪的好坏直接决定事情的结果。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决定教学结果。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课堂问题多源于师生关系问题,老师大多时候急于求成,仍以师者权威简单粗暴地和学生交流,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感太强,英语课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或者惧怕情绪,不难想象学生会拥有什么样的听课效果,很多学生沦为课堂调皮捣蛋角色,这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授课效果。有些学校依然以分数为至上,决定了授课方式仍然是急功近利的“填鸭教学”,课堂氛围势必沉闷,老师传统的教课、布置书面作业、批改书面作业的流程化教学应该得以调整。英语作为外来语种,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异域文化。小学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要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前提是老师要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控制课堂的纪律,让自己有良好的授课状态,让授课过程有良好的环境保证。
二、调动课堂的趣味性,建立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的高效性。目前,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采用传统照搬课件的方式按部就班的讲解,并以老师为中心,以完成授课任务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的启发、参与。小学生心智尚在形成时期,需要以活跃的气氛引导,否则课堂气氛呆板,学生无精打采,儿童的求知欲天性就会被遏制。老师应该以学生的状态为中心,通过提问学生、加入趣味性的话题、反问等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授课部编版三下牛津英语的《Module 3 Things around us》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找找周围长方形、圆形等不同形状的物品,然后模仿课文用英语表达这个物品,也可以让同桌对话。不管说的好坏,老师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参与课堂。如此,小学生因为自己被关注了就对课堂有了兴趣,老师就可以顺势趁热打铁,加入想要讲解的内容。一堂课中可以阶段性地加入类似的活动环节,以保持小学生的热情。


三、引入英语背景文化,初步建立英语思维
        英语作为外来文化,和中文的不同在于其思维方式。通过认知英语的表达认识其文化背景,进而建立英语思维,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只是一门课程,他们的心智决定了学习英语只是出于本能的模仿,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授课文时介绍英语的文化点,并引入英语思维。比如在部编版的小学牛津教材中,彼此打招呼用:Hi,how are you?这和我们中国人的打招呼:你吃了吗?你去哪儿啊?等等问候文化不同。老师可以解释:英语背景国家的人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隐私感,他们打招呼只问候,不打探对方的其他信息,除非话题进行到更一步或者对话的两人关系很好。让小学生了解到文化的不同,寒暄的方式不同。又比如,部编版的小学牛津教材中,众多节日的表达:It is  Children’s Day. It is Mother’s Day today.…即:今天是儿童节。今天是母亲节。英语喜欢频繁用it做主语,而中文的主语很少这样表达,如上:我们用“今天”作主语而非“它/他”。这种英语思维的对比学习会让小学生会在日后学习英语时能够举一反三。
四、课外补充趣味性英语“作业”
        英语的作业除了课堂讲授的听说读写内容之外,还应该加入与教材相关的阅读资料,阅读量不用太多,以趣味浏览、阅读习惯为主。还可以制作与教材中的主题相关的手抄报,只要能反映英语的文化主题,加入小学生自己的简单表达即可。以丰富学习英语的手段为目的,对手抄报制作效果不评优劣,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外适量的英语加餐是对英语课堂讲授内容的巩固与加深。老师要大胆借助类似的力量,推动、保证自己的课堂效果,使学生彻底消化老师讲授的知识。
        结束语
        总之,小学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老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应该目光长远,以建立学生的英语思维为重要目标。对待课堂应以孩子的角度、感受为主,提升课堂的趣味、建立活泼的课堂氛围。不拘泥于课堂教材,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拓展教材涉及的英语文化,并对比中国的文化、中文的表达思维,让小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差异是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对将来英语的学习打下良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家长,2021(06):80-81.
        [2]韩阿娣.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0(44):124.
        [3]刘雷.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27):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