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川
四川省苍溪思源实验学校628400
摘要: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 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组织和执行某一特定行为 ,实现其行为目标的信念体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其英语词汇记忆的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信念会影响他们的动机模式、思维和感知方式以及个体对记忆活动的选择,同时还会影响个体对学习目标的选择、努力程度、在面对困难时的持续力,进而影响其词汇记忆成果和表现。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英语词汇记忆 影响
1.自我效能感概述
197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理论,该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组织和执行某一特定行为 ,实现其行为目标的信念体系。换句话说,是个体面对某一情境时,对于自己在该行为活动的完成程度达到什么水平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在英语学习领域中,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英语学习或对从事英语相关的活动任务所产生的能力感知,是个体对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一种主观判断。如学习英语词汇时,如果学生相信他们的学习行为能产生满意的结果,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去克服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其表现为高效能感,反之则为低效能感。
2.自我效能感差异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已经引起了不同领域的注意, Bundura(1986)总结了自我效能感在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会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第二,它能决定个人实施任务的持久性;第三,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它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差异与学生词汇记忆息息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运用、英语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刘品,2007&时蓉,2014)。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信念会影响他们的动机模式、思维和感知方式以及个体对记忆活动的选择,同时还会影响个体对学习目标的选择、努力程度、在面对困难时的持续力,进而影响其词汇记忆成果和表现。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始终对其词汇记忆行为和成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1.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英语词汇记忆在语言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英语词汇具有数量大、 没有很系统的规律性和难以控制等特点,它常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难。当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较高时,他会采取较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效能的学生具有更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当学习者的自我效能较低时,通常会采取较为消极逃避的行为去应对词汇记忆,因此他们会缺乏内在持久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表现为被动和无奈地记忆词汇,这样,词汇记忆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很低,这也是很多学生认为英语词汇记忆很难或完全记不住词汇的根本原因。
2.2 自我效能感影响词汇学习策略
O’Maley和Chamot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不同,采取的词汇学习策略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总的说来,只有当学习者采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自我激励,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自我监控,并对完成学习行为充满自信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学习。高效能的学生对自己完成词汇记忆的能力有足够的自信,当遇到难度较大的词汇时也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会竭尽全力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策略。此外,他们会在第一次记忆后反复复习,试图将词汇牢牢记住,即使出现问题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且不易被他人影响。低效能的学生做事总是缺乏信心,一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被要求进步时会烦恼不已。他们时常处于自卑状态,面对较难词汇时容易放弃,更不会在记忆词汇后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温习,导致很快就忘记。
2.3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词汇学习行为的选择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高效能的学生通常会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情绪饱满,主动去寻求解决回家词汇记忆的方式,积极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正向预期,产生强化。强化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所以当词汇记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选择提高努力程度,用毅力和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低效能的学生在词汇记忆时对自己完成该任务的能力评价很低,会产生焦虑和畏难情绪,要么不采取行动要么选择一个较易完成的目标。此外,如果学生经过多次尝试仍记不住词汇,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沮丧和失落,没了信心,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把失败归结为不可控制的因素,更容易放弃努力。大量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者所付出的努力与任务难度成正比,低自我效能感者则相反。总之,自我效能对学习行为和任务的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
3.结语
总之,自我效能感确实在词汇记忆方面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应该花费更多的努力来启发、激励和加强学生的效能感,特别是对于效能感偏低这一组群。为学生创造机会来感受成功是一种提高效能感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感的高低布置难度不同的词汇记忆任务,这样低效能感组群会有更多机会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此外,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观察与自己相近的人取得成功来获得对自我实现的认知意识,这就是借助他人的模板力量激发出的积极效应。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积极、肯定的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逐渐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并让其对英语词汇记忆发挥相应的控制与调节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1]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 边玉芳. 学习的自我效能[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3] 翁志祥. 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策略研究 [J]. 校园英语,2019
[4] 刘 品 英语自我效能感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运用中的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2007年硕士论文
[5] 时 蓉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和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论文
[6] 沈娇阳 英语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对词汇记忆的影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7] 张欣宇,刘金梅.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述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8] 张 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策略培养[J].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