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肥西县山南中心校区华山小学231200
摘要: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和创造是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两个重要概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音乐创新则是依赖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小学音乐;思维创新;激发策略
引言
音乐是美妙的,欣赏音乐更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对音乐的理解也仅限于欣赏,大多数人并没有很高的音乐天赋。而学习音乐的过程并不像欣赏音乐那般是一个轻松的过程。相反,要想系统性地学习音乐,掌握乐理知识,在一开始是一件十分枯燥且乏味的事情,并且有着一定的难度,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创新性教学思维为先导,努力探索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给学生播放一遍歌曲,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法。即便有一些教师意识到应该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也只是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动画和音频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唱歌,没有任何互动,几乎每堂课都是遵循这种流程。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也逐渐麻木,提不起兴趣,导致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
(二)单一的教学内容
我国的一些小学具有足够的资本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音乐教育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学校方面对音乐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很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简单的带领学生哼唱几句就完成教学任务,而远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要求,并且学生对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会感兴趣。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策略
(一)教学方法创新,优化音乐互动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性将自己置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与中心位置,教师展示、教师引导等活动依旧占据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师的意志而展开。在这样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绝对引导者,而学生却成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程度地被忽视,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思维表达与创新的空间也因此而受到急剧的压缩,一旦教师选择了无法引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材料,相关教学活动的引导价值就会逐步降低。在学生不配合、不理解的尴尬局面下,固有的教学理论并不能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转换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从教学展示、教学互动等环节入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为学生创造更多表达个人音乐素养的空间,使其能够摆脱“局外人”的尴尬身份。以基础音乐技能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帮助学生掌握发音、换气等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独展示转换为“互动展示”,以此展开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教学关键词执行对应的动作,在展现个人音乐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教师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
以换气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结成音乐小组,在小组内发起检测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技能水平、技能应用能力进行检测,实事求是地记录检测结果,通过分析及时梳理不同学生存在的技能短板。
在掌握教学方向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针对学生的技能问题发起指导活动,要求学生围绕教材理论、教师的教学理论进行自学,并利用实践练习与理论知识建立互动。在不断练习技能、不断掌握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依靠自身能力对部分技能短板进行修正,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表达水平。在完成教学方法的创新之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能力创新,在这一环节,学生开始逐步摒弃“盲从教师”的学习方式,其所关注的重点在于个人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是否能够应用新的音乐技能训练方法,在开放性更强的学习环境下,思维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二)引导学生多项思维发展,拓展学生的创造力
在解放儿童的大脑中,强调的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音乐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很简单,以提问方式,以引导方式都可以,但是要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我们如何让学生才能更具发散性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创作思路呢?那么就得从小事做起,从课堂的细节出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创造力。
如在《亲爱的回声》双声部的练习中,如果以常规教学来训练的话,很难让学生掌握歌曲的精华。但是让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那就简单多了。从“回声”两个字着手,让学生想象在大山里身临其境的方式,和同桌对喊话,声音由重到轻,让学生体会回声的方式以及回声的特征,让学生自己间去琢磨,回声是如何发生的,怎么会发生的?以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在课
堂上让学生自己体会、分析,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学会歌曲的重难点部分,又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积极开展课堂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就需要表达出来,只有表达
出来才会产生共鸣,启发创新。因此,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创新性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对音乐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方便学生进行创新。小学生年纪较小,活泼好动,对于一些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展音乐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鉴赏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将当前流行的一些音乐与课本教学内容相结合,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后可以将这些与课本内容有关联的歌曲,让学生学习欣赏。在欣赏课外歌曲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几个任务,比如,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寻找与课堂所讲内容相似的地方,并且让学生思考这些地方运用了哪些音乐知识?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合作,探讨这些内容。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创新性地改编,将学生分为小组,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音乐中自己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改编。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提高音乐水平非常有帮助,改编歌曲不仅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开展歌唱比赛,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内容息息相关。在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为教学工作注入更多的可用材料,依靠先进理论带动学生思维意识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85):147-148.
[2]周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天津教育,2019(29):151-152.
[3]王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中国文艺家,2019(10):154-155.
[4]赵丽.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4):92-93.
[5]孙莹.学生创新思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发[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