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伙简
广东省四会市城中街道城东小学526200
摘要:当前随着全国的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发生了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变化,由此可见,人们对待德育教育的观念与想法有着显著性的区别,这就充分说明当前的德育教育已经不是学校、社会与个人单方面的行为与举动,是关乎全社会的发展,本文聚焦当前我国的德育教育的现实情况,立足于小学的德育教育水平,为今后新时代小学德育教学的方法进行探析。德育教育作为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是小学教育活动中不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从这一点上而言,对于现在的时代,小学生可以借助小学的德育教育能够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而小学生的素质是衡量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德育教育需要注意的方面林林总总,如何能将小学德育教学向前推进,因此小学的德育教育话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管育并重;小学德育;实践
前言:近年来,德育教育的观念已经贯穿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而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与社会的德育教育的工作成为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由此可见,小学作为社会中人才的摇篮,小学班主任需要帮助小学生建立德育教育的观念,并将此种观念入心入脑,将它们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一、平等对话,提升管育效果
德育教育的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学校的德育教育的传授者根据国家的标准与要求,具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性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过程,德育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将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以知识与意识的结合体,向所有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其中一方面需要立足于目政治科目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提升之上,另一方面需要着眼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在曾经国家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以学生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需要展开平等对话,提升管育效果,而当前随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改变与社会的进步,德育教育的工作在小学开展的过程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而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才会严重干扰到未来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许多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过分干涉学生的正常生活,因此,学校需要把握管育的尺度,既要实现管理的目的,同时又不能让学生产生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优化管育并重的尺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提升管育效果。
二、以景促情,丰富管育内涵
以景促情,丰富管育内涵,对小学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活动,随着社会中的信息增多,我们要想实现小学生德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就需要利用优势化的资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助更为先进性的科学技术等的手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而避免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阻碍与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小学生与社会之间的防火墙,从这一点充分说明学生应该抓住机遇,净化德育环境,学校应该增强对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具体借助的活动比如说班会、自习向学生们传递德育教育工作的精神意义与实用价值,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清善恶黑白,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进一步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而将学生们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地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同学们注重日常的交流与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以景促情,丰富管育内涵的方法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发挥作用,提升管育实践
发挥作用,提升管育实践,从根本上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水平,首先需要要求教师将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其次有效的借助课堂教学的技术与设施,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之中,时地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可以提供给学生与教师深度交流的机会,具体以情景教学法,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教师能够值此之际,自制一段MV的短片,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们对母亲的爱,从侧面提升德育教育的水平,从而提升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水平。在小学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课,主要体现在每周一节的少先队活动课和周会课上,德育实践活动课完全以学生、情境、活动为中心,那么,在未来的德育教育的过程之中,需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基础,而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之中,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核心,而不能过分强调德育理论知识的传递,避免空洞的说教形式。比如:在开展《雷锋就是你我他》主题教育活动中,同学们以小队为单位,在课前搜集关于雷锋的故事和名言等资料,针对这些资料进行小组的角色扮演活动。不仅仅要重视管理同时也应当要与学生能够展开平等的沟通,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升管育实践的水平。
四、强化结合,完善管育体制
学校管理与家庭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结合,完善管育体制,有助于推动学校与家庭的德育教育的水平,从这一点而言,家庭是学生接触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当然也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地方,这是因为家庭教育是让学生的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将家庭的观念形成自己的行动,我们需要重视家庭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为家庭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家庭成员以及家庭环境等的因素给孩子们的影响。为了全面推进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该与家庭实现完美的统一,从而帮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具体体现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具体活动之中,让小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之中,提升孩子们的德育教育水平。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的小学学校往往采用量化的方式来管理学生。所谓的德育考核,就会让学生的生活以及日常表现受到此种教学方式的影响,具体的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甚至完全是由这些所决定的。一旦学生存在违反纪律的情况,就会被减掉一定的分数,具体比如同学C在德育考核中表现欠佳,那么教师就需要对同学C或者同样不及格的学生进行惩罚。但是,随着量化方式的运行,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不仅未能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会是学生走向唯分数论的误区。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需要兼顾到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的想法,因此,在教育方法的探索过程中,需要将上述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这就要求学校需要在上述可能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因素高度的重视,从而在学生遇到德育教育的具体问题之时,需要为学生树立全面与客观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总之,德育教育工作需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锦林. 德育应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分析[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5):31.
[2]王冬梅.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