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角色-以班主任为例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胡力月
[导读] 教师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准教育方式

        胡力月
        贵州省安顺市若飞小学  561000

        论文摘要:教师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准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在自己设计的蓝图中越走越远。而班主任更要扮好角色,找准位置,因生施教,才会浇灌出美丽而不同的祖国花朵。
        关键词:角色     教育     班主任     学习    方式     
        查阅资料,教师的角色各种各样:有传道者的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家长代理人,朋友的角色;研究者,反思者角色;学习者,学者的角色。而在课程改革下教师又有了新角色变化: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教学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总是在不同的需要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
        比如,我于2002年九月开始从事班主任的工作,有人说,班主任是保姆,是警察,是演员,是……众说纷纭,但是我觉得,班主任就是一个班集体的引导者。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我的角色只是一个管理者。首先在一个新班级就要先摸清班上的学生简单情况,学生的家庭状况,父母具体工作,离校距离等等。要在心里帮孩子建立一个小档案,从而结合实际把孩子简单定位,低年级的孩子在是非的判断上还有所欠缺,他们的价值取向还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记得那年刚来若飞小学,接任了一个新班级,刚好是二年级,对于他们的具体情况也只是在邹校长处了解到一些简单的学习成绩情况,通过一周的梳理,才逐步了解了孩子的基本状况,接下来再进一步观察和接触中对每个孩子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科任教师宋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一切从习惯抓起,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若飞小学的学校常规管理,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班级常规制度。经过一个月,班风在逐渐形成,孩子们在点滴进步,时间越长,我也就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到了下学期的班级文化布置,我同几个班干商量,先找到符合本班的设计理念,我认为孩子们就是那花园中的花和成长的小草,于是有了花草的班级布置,也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的赏识,拿了一个奖,其实奖项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在班级的布置中形成了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这股力量推动了班级的向前发展。在班集体中,与其说是班主任,不如说我们是一个引领者,是一个表率者,在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要先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不仅仅只是树立威信,同时也是让每一个孩子信服你。

在班级活动中,我又是总策划者,要照顾不同的的孩子个性,有喜欢说的,有喜欢做的,有喜欢听的,根据他们的特点,在班会中畅所欲言,大家互助,达到班会的真正目的。在一个班中,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尽相同,据我关注下来。我们班就有十几个孩子属于特殊情况,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爸亡妈走,这些孩子大多数成绩都不理想,作为班主任,我们就应该多多关心,这种关心也许只是一声温暖的问候。也许只是几句简单的沟通,也许只是刹那间一句表扬的话语……比如在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他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记得第一次报名时,他成绩上显示只是几分,我就问了一个为什么,他说不会,我没有惊奇,也没有带上有色眼镜去看他,我反而认为他很诚实,也对他说希望下次能考多一点,结果确实在下次多了十几分,十几分看起来很渺小,但孩子很高兴,现在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很有礼貌,每次站在门口值日时,都会过来笔挺的向每一个值日老师打招呼,我也相信经过我们彼此的努力,他一定会有更大进步,至少他在健康成长。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就是一片片金子,有待于你我的发掘。在班级中,卫生管理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我又成了卫生监督员,刚开始会觉得无从下手,只有像念经一样,经常念,时时说,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做起,慢慢的就形成了理所当然。
        作为班主任,安全也是常规工作。我自然成了安全小卫士,首先要通过学校宣传,班会教育时时挂在嘴边,让孩子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生命才会有一切,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我们要时刻提醒孩子注意,每天都传达一些安全的常识,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乱跑,不疯打,不到危险处游玩,不拥挤;交通安全要记牢,不闯红灯,走路要走斑马线,十字路口要注意;放学回家要按时回家,记住父母的电话等。总之,我是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的人和事时,换一换角色,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想,一切就会游刃而解了。
        那么,作为现在的教师而言,我们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呢?首先,教师由学习的主导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据了解,中国学生和外国的学生相比,考试永远是名列前茅,考试的佼佼者,但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等却远远落后于国外的。这些大多就是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影响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学只注重结果,教师只看到分数的高低,侧重于应试教育,而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习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其次,教师只是一个挖掘者,教师只是教学中的一个参与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差异。不仅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上用同一种标准,而且,长期以来,很多所谓的好生就是听老师的话,按部就班的完成各种作业或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没有自我的主动性。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之前把角色定好,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更好的发展。最后,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同行者,陪伴者,要同学生在教育、学习中共同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见,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中,学生就是主角,学生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星,要让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在学习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戏剧。他们才是自己的导演,教师只是他们茫然路上的一束光,故此扮好角色,找准位置,因生施教,就会浇灌出美丽而不同的祖国花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