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黑龙江省拜泉县育英小学164700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要责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要工具。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新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大大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教学。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我国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不可避免地受到关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教师需要从现阶段的教育理念中深入研究,发现与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能力高度相符的教育理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促进学生在学习自主性的带领下参与学习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随着语文教材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更高的目标,通过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语文知识的思考和探究环节中,深入挖掘小学生的潜质和特征;同时教学有效性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要对学生的人文性、审美性、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提升,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复合型的人才筑牢基础。其次,教学有效性还能够推动教师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通过结合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为小学生创设出更为适合的教学模式,发挥出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性;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教师对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进而优化教学内容,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增强教学质量。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然而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应试教育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始终磨灭不掉,特别是在我国三线城市和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通常都严重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经济条件差,学生只可以通过优秀的考试成绩来谋取出路。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一直以来都坚持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师属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也容易受到该思想的影响。并且教师隶属于当地教育部门的指导,所以在教学中也重视应试教育思想。
(二)教学模式传统,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的,社会和时代在不断发展,学生处在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有所不同,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堂上沿用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学生没有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学习,造成对语文学科学习上兴趣缺失,没有学习欲望,使高效教学没有实现的前提条件。从年龄来看,小学生处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没有耐性的年龄阶段,在短暂的四十分钟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会影响这一整节课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的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进行创新。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兴趣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由于其能够为小学生呈现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并能够通过图文并茂以及小视频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受到了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结合教学的内容,通过播放音乐或者图片的形式,引导小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让小学生在课后整理出不同民族在春节期间的饮食、服饰以及风俗习惯等,并制作成为海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巩固相结合,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等方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对小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二)刻意求新
喜新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好奇心重更是小学生突出的特点,学生不是怕知识难学或技能难以掌握,更怕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学生在课上找不到学习重点,在课下也无法灵活应用学习方法。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可避免单一的讲解模式,如教师惯用的讲解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然后划分段落并归纳中心,最后再总结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不时地变化教学方式,新的词汇、新的沟通方式、新的互动等,都会满足学生的喜新心理,教师的授课自然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
(三)加强课前准备的趣味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必须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必须要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需要合理运用课文,并非完全照搬课本内容,课前需要充分了解课本内容,对课本内容进行全面的挖掘,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科学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设计教学内容。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真正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果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即便教师的教学内容精彩,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教学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语文学科的独有魅力,才能使学生能够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做出具体的区别,理解语文学科在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所包含的情感体验和学科内涵,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将这种情感体验作用于学科学习上,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先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本节语文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征来展开情境的创设,对于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要求,也需要教师能够在具体的问题上做出具体分析。
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但也讲究方式方法,教师需明确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因素,并逐个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研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总结,完善和创新,才能够熟练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聂孝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2020(40):10.
[2]柴超超,杨成苗.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40):178.
[3]石海峰.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家长,2020(27):160-161.
[4]白永莉.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9):35.
[5]候云惠.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A].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八)[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