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娇英
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343100
摘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孩子的教育,家庭是基础,学校是关键,社会是基本保证,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不完美。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同步,要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在孩子成人成才的道路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低年级家校共育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下;低年级;家校共育;教学研究
引言
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刻地认识到,阅读习惯和能力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能够体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可以直接看出学生的语文知识功底如何,同时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将阅读教学纳入到自己的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事务中。自从“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阅读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不再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课文,而是延伸到课外展开。这种多样化内容丰富的阅读教学形式对发展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一、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意义
目前的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还比较欠缺,很大一部分小学生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完成家长和教师布置给自己的任务,更别说开展阅读了,所以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内心就没有接受阅读,也就不可能发展自己的阅读习惯。在家校共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某些阅读学习活动,在家长、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中来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家校共育,家长对学生阅读的监督力度也更高,对学生形成阅读习惯也有帮助。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未能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单一,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没有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仅扮演了“教书匠”的角色,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只会课本中的知识,难以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可见,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如果语文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阻碍今后的成长与进步。
(二)尚未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方法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大多数教师不会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随着自身经验的积累会探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习惯于自己总结的教学方法,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以使学生直观、快速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丰富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低年级家校共育教学研究
(一)家校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他们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情。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让他们独立思考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比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内容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配合,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完成本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家长,一起讨论并在课堂上举行舞台剧表演,要求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课文,然后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最后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表演。通过这样的家校合作模式,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
(二)以关爱为阳光,照耀孩子前进的道路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个性。孩子内心世界的建立是一个逐渐丰满、逐渐成长的过程,他们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所以不能用成人的视角解读孩子的状态。学校生活是群体生活,学生与学生之间难免出现冲突和矛盾,老师也难免会有因为失误而误解学生的时候。很多家长在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觉得“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睡一觉就没事了”,不理解孩子被老师批评了觉得委屈,觉得“不就说你两句,至于嘛”。其实,在家长眼里一件小小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些“心结”单凭幼小的孩子自己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开,而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又极容易受到这些事情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有了矛盾,家长应问明情况,提出建议,让孩子找同学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者请求老师的帮助。如果是因为被老师误解而受到了批评,家长应该建议孩子诚恳地和老师说明情况。
(三)家校互动模式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家长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和学生一同互动交流来参与阅读学习活动。因为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长期让学生静坐在教室内阅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并不会很大,并且学生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在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大胆分享自己阅读的经验。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开放性阅读和读书笔记作业,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不断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并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游戏教学环节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合作,不仅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更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结束语
在低年级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非常重要,小学低年级阶段也是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好阶段。教师应该要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上和课外主动开展阅读教学,积极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家长了解学校的阅读教学现状,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阅读活动,促进家校共育模式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尤颖囝.基于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59.
[2]赵彦增.小学语文教学中家校互动阅读的有效开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6):25.
[3]徐婷.小学家校合作个案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0.
[4]周萍.家校合作:让小学生在课外更好地“悦”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19.
[5]刘博.小学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责任边界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