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   作者:赵祥 李睿阳
[导读] 现代社会化持续发展,给了目前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赵祥  李睿阳
        四川省凉山州农业学校,四川省凉山州,邮编:615000
        摘要:现代社会化持续发展,给了目前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培养适应社会型人才,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依托目前教育资源,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结构。由于学生的课程压力大,学生水平差异明显不同,很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教学。基于此,本文根据这些问题,逐渐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方式
        前言
        当前,随着教育的发展,必须不断实现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理念、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面创新;提出了新时期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的目标和要求,倡导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当前,教学信息化不仅意味着教育手段的改变,同时也在教育思想方面,具有重大突破的意义,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为未来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资源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综合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例如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有:1、多媒体教材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的结构化、动态化、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它们不仅包含文本和图形,还呈现声音、动画、视频等。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摆脱过去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充分更准确、清晰、立体地向学生呈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容易记忆。2、资源全球化,通过利用网络使世界的教育资源链接成为一个信息海洋,形成全球化的一个信息资源库,以便提供给广大教育用户共享。其中它有很多类型,比如电子书刊、电子虚拟阅读器、以及新闻网站等等。3、教学充满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帮助不同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有助于每位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4、具有再生性。教育信息化的再生性旨在使用者的参与下,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帮助资源得以更大的价值体现,同时也能减少教育所消耗的成本费用。
        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案
    1.中职语文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数字化网络时代,需要不断紧跟时代潮流,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学生的未来。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才的培养要求也相继发生了变化。其中高阶能力包括有:创新、决策、批判性问题思维、信息素养以及团队协作等等,都是目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为此,在教育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需要不断依托教育资源,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信息化教学信息源丰富、知识储备量大、有利于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仅丰富了课堂信息活动,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目前的中职学校,很多学生成绩普遍不高,对学习缺乏主动积极性。导致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不愿意听讲,不愿意接受知识灌输,甚至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教学进程。为此,他们的语文能力,相对要比其它阶段的学习要差得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时,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重视以学生作为课堂本体,积极培养个性化发展,强化他们的人文情怀。只有这样,信息化教学才能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恰好适应了当前大纲的要求,符合社会进步和发展。
        2.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
        比起传统教学模式,依托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形式,这样不仅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同时也开拓了中职语文全新的教学视野。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核心是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文化。实现简单的资源再现,帮助不同的教材在课堂上能够成为重要的资源。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不仅需要依托文本,同时还需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隐藏的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让语文教学冲破原有的屏障,散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例如,在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单元《合欢树》这部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创设情境,向学生播放视频,增强体验 指导学生自己说出“合欢树”中所涉及的感情思想,其中部分学生根据视频还说出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以及沉重交织的感情。把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完整的情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见其貌、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发起语文思维表达的兴趣。随后再让学生自行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通过对视频、音乐的介入学习,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合欢树”中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才能进一步体现了教育资源所带来的优势,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三、利用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1.利用网络资源,改革教育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善中职教学课程。比如,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讨论教学项目活动规划,并积极构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克服困难,内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学生分组的原则,组织全班进行探究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价值。
        例如,以《哦,香雪》这篇为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实际能力的差异,可以根据男女比例、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进行分类,依托教育资源,梳理每个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文本内容。通过这篇文章,启迪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崇敬,培养他们对时代精神的追求,从而可以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更好的引导小组学生工作,促进讨论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加工、组合整理以后,加快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化合整合性。
        2.借助教育资源,提高自学意识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其实,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没有自主学习的概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在更高的水平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只有充分借助网络资源环境,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培养他们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并加以改正。此外,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一些网络论坛的教学案例,下载并保存,分享给学生观阅,实现最优、最全面的导学案,达到校园资源的共享。
        这样一来,学生在个性化学习方面,能够通过不断改善,改变学习缺点,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是培养学生自身学习特点的一个角度。只有借助学生自身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学生才能建立更好的学习策略,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有更高的提升和进步。
            综上所述,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教学资源已成为了丰富课堂形式的重要手段。因此,积极构建教育资源体系,紧紧抓住教育发展中的机遇,时刻加强信息化技术水平。此外,教师还需要尽可能运用视频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思考总结,从而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平和光,杜亚丽. “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2016(01):13-18.
        [2]黄荣怀,刘晓琳,杜静.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04):1-6.
        [3]罗建国,王宇强.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变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00-204.
        [4]孙田琳子,石福新,王子权,翁可立,谢文斌,赵阳,李婧,权文天,张丽明,林莉兰,洪叶. 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反思[J]. 中国电化教育,2020(06):130-146.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 赵祥,男,彝族,1976年12月出生,籍贯:四川省凉山州。本科学历,中专讲师,从事中职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第二作者 李睿阳,男,汉族,1990年10月出生,籍贯:四川省冕宁县。本科学历,初级职称,从事教育教学、招生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