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菲
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1017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求学生智力、技能得以发展,而且要求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提出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希望满足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目标,为实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道德素养
引言
道德修养不仅影响小学生生活,而且对小学生整个人生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小学生人生观处于启蒙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向其渗透德育思想,使小学生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同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教师德育教育水平的考验,应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心深发展规律设计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价值。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优势分析
(一)培养小学生三观、人格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全面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蕴含的道德法律常识、生活和学习习惯养成以及爱国教育等知识,能够起到培养小学生三观、健全人格的作用,使小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得以规范,思想、情感得到发展,在不断德育教育渗透中使小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得到德育教育的效果[1]。
(二)促使小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和思想,使小学生行为、品质以及情感等得以发展,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克服生活和学习中困难,学会健康生活、成长,并且逐渐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积极主动的心理学习各学科知识,在知识、品德以及能力等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2]。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一)不断更新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教学中,教师侧重于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讲述,为小学生提供自我思考、探究的机会比较少,加之这门课程部分知识需要以辩证的思维来理解和思考,对于小学生而言,这部分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小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效果受限。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不断更新道德与法治教学观念、方法,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4],依据小学生认知、喜好以及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等发展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趣,激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参与热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利用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生活与各种规则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可以从生活中的案例入手,逐渐让小学生拥有规则意识,使自身的行为得以规范和约束。
比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遵守交通规则”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小学生乘车、过马路等方面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案例,将其制作成电子课件,在具体授课之前,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小学生对其行为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入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通过介绍违反交通规则的反面案例,引发小学生思考,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学校门口路线路,让小学生在认路、寻路等活动中能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示,引导小学生不在马路上打闹、玩耍,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等,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对自身的生命安全负责。
(三)规范小学生道德思想、行为
为了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不乱扔垃圾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小学生分别播放有人乱扔垃圾、有人随手捡垃圾的小视频,以畅所欲言的方式让小学生分析、对比这两段小视频中人们的行为,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可以提出“通过观看这两段视频,我们也认识到讲卫生,保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呢?”这类问题,启发小学生思考自己日常行为,从思想上认识到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种通过正反例鲜明对比的方式,向小学生渗透德育思想,促使小学生道德素养不断提高。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变废为宝”这类实践性活动,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生活中废旧物品设计出新的产品,使小学生认识到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价值和意义,逐渐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并且通过这种实际操作活动,实现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激发小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充分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爱国教育素材,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融入课外素材,在丰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同时,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感受爱国教育的形式。比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历史、语文等学科中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融入其中,让小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深入的理解,激发小学生爱国情感[5]。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影视作品向小学生播放相关的片段;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之旅等活动,让小学生铭记这段屈辱史,唤起小学生爱国热情,树立强国之志。
三、结束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据小学生特性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为小学生德育教育提供有利的环境,让小学生联系生活来感知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优势,为小学生营造出道德素养培养的气氛,让小学生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凌珑.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 021(25):117-118.
[2]胡建宇.浅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63-164.
[3]王帅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91-192.
[4]徐培培.探析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25-26.
[5]王华林,祁宝华.探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