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超建
山东省博兴县庞家镇第二小学 256501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基础时期,但是小学时期也是培养他们三观的重要时期。小学时期的学生可塑性极强,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成熟,这个时候只要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以后很大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在小学时期就向学生们教授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很好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观念,还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的全方面发展。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标准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老师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要改变自身原来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来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此一来可以帮助全班学生的身心有一个全方面发展,还能够很好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引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学情,从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从基础层面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提升核心素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应当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道德与法治概念和作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小学阶段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对世界、生活环境拥有更加透彻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将来核心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中,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也各不相同,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特点是认知薄弱、缺乏正确的思维观点、接受能力较差,同时爱玩好动、善于动手、探索心理强烈,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顺应学生成长规律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效性。小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的认识较为简单、浅薄,即在小学生阶段的认识具备不完善、不全面性,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结合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实现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展开,需要结合当下当时小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切忌胡乱设计和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给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认知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教学工作中,不少学校缺乏足够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人才,而负责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师通常由思想品德教师或是班主任担任,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道德与法治内容;另外,就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对于道德与法治不仅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授体系;而且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认识不足,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给道德与法治工作的开展带来的许多困难。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造生动教学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共鸣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每一节课堂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能够直观形象地了解理论知识以及对伦理知识加深印象。比如某一篇课文中有一个情节非常完整的故事,这个时候教学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演绎,班级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演绎将课文知识进行了很好演练,让学生感觉自己似乎是身在其中,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很好地体会到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设计出的课堂有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们在社会上自我主人公意识,还能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内心潜在的道德正义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这一门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因为道德与法治实际上关系着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面临的一些问题和选择,只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够通过实践实现知识的转化,以此来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通过问题的解决,感受到自己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是真的切实有效的,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乐于投入学习,更加愿意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
(三)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要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丰富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丰富教材教学内容,在学习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后,可以再列举相关的例子,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指导意义;第二,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改编,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改编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过渡环节,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在学习《我很诚实》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一个故事引入所学教学的内容,《狼来了》是许多学生都学过的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起来讲一下这个小故事,在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可以其他学生谈谈听完后自己的感想,学生们都觉得做人要诚实,讲信用,不能说谎,否则以后大家都不会相信他了,以后遭殃的还是自己。通过这个小故事,教师引入今天教学的内容《我很诚实》,让学生知识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也告诫大家以后不要随便说谎。在教材内容结束后,教师再可以结合其他实例,去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时刻记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做一个守法和讲道德的小太阳。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当下教育理念发生了一些的变化,德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生活学习方向,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成为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人。
参考文献
[1]许冬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率[J].中国新通信,2020(5):158.
[2]李建英.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读与写(教师),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