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胡慧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胡慧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第一小学 广西 汉族 5334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也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储备知识的基础阶段,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本文就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探讨
        引言
        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是推进和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略之一。作为中小学主力课程之一的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丰富内涵。学好语文课程,提升和发展语文素养,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及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激发阅读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1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课外阅读教学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外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不但对小学生自身的语文读写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能促进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形成,对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效率,己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堂气氛、师生互动交流,还是教师讲课训练方法、教学评估授课手法,都是相对严肃、封闭、机械化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也同样如此,急需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此外,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老师通常采用的是比较固定的阅读教学形式,而且对应的教材很少对其进行相对个性化的阅读处理,这种单一、乏味的读写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习的主动意识。标准单一、语言平淡、无实际感情的课堂教学不能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必然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这种课外阅读教学模式从课前组织课堂教学、复习知识、讲解新的内容、分析案例和写文章,到课后巩固课外阅读练习,都严重违背课堂教学基本规则,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时的各种情感活动经验,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态度、情感,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保护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参与度。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好课外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措施
        2.1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动力,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更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生阅读兴趣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材不是随意确定的,也是需要进行一定的筛选的,最开始学生认为课外读物就是《优秀作文集》一类的,很少涉及古诗词、历史、寓言故事、科学记录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自我做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经据典,利用大量的课外优秀作品对教学进行辅助,务必确保每节课都能够引人课外知识,巧妙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知道教师是从哪本课外作品中得到的,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博大精深。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辩论比赛、读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吸取知识,拓展知识面。针对好胜心强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表现要积极予以肯定。

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语文知识面广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要在全班学生面前予以表扬,组织优秀学生进行阅读感言发言,引导其他不爱阅读的学生,这样逐步将学生引人到课外阅读的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爱。
        2.2精选课外读物,关注文本健康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无论是思维理解能力还是是非辨别能力,都还有所不足。为避免学生受到不良读物的影响,教师有必要为其做好相关指导工作;并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情况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推荐一些与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课外读物。一是可以从传统文学经典中进行选择。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经过长时间的文化沉淀,不乏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书籍,如《三字经》《论语》《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二是可以推荐一些具有针对性及代表性的国外经典著作,如《罪与罚》《小王子》《忏悔录》《海底两万里》等。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而且能让学生感知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帮助学生养成多元化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相关的课外书籍,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3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阅读方法的教授外,教师还应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很多文章的阅读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更便于学生的理解。此外,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内容将阅读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往往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2.4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掌握阅读技巧
        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确保阅读质量的提升,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并确保活动的主题符合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且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为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工作提供更多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地按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体系的调整与优化,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阅读任务,而且能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使得阅读质量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融入课外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还需要分析其与学生年龄段是否相符,确保能够选择学生易理解,并且可以高效记忆的文本内容。而且为了能够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更多课外阅读知识,教师还应该以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并设置分层次的阅读任务,使得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提高学生阅读的信心,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途径很多,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反思和总结。任何一种改革都不会一跳而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更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在实际中提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就一定可以逐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效果,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菲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柳新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20(23).
        [3]周慧慧.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20(13).
        [4]杨雅欣.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
        [5]吴治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才智,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