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 丁家宝
[导读] 现如今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

        丁家宝
        云南曲靖市第二小学
        摘要:现如今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也有了更新的进展,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同时对于教育事业有深刻的理解,其需要掌握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语文目标等等,这样对于教师展开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进一步明确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帮助改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途径
        引言:从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如今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有了更新的要求,教育开始重视小学生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的教育,希望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渐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等,这也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从小学教育学科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是三大主科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新课改也更新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其中提出教师除了教授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一来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有极大的帮助,本文也对此展开了研究和分析。
一、促使教师加强重视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仍然较为守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学的标准,甚至会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会将全部的课堂时间用于传授知识,反而忽略了德育教学,这也与新课改的要求相悖离。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必须改变自身传统的观念,结合德育教学帮助完善语文的教育。将传授知识同德育教学结合,另外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
从小学语文教材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众多形式的内容在课本当中,散文、诗歌以及成语故事等均在其中,由此乐见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必须时刻将德育教学放在心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对德育的教学。例如在《秦兵马俑》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文章中的图片,通过图片更深入的了解兵马俑的外观,结合当时的历史,在过去的年代只能依靠人工来创造兵马俑,实际上从其中也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勤奋以及智慧,学生在了解之后会更加喜爱自己的民族国家,对于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劳动意识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从传统教学课堂的角度来看,教师在其中充当着主导的地位,因此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完全受到教师掌控的,学生在其中往往处于更加被动的角色。甚至由于教学内容繁重,因此教师往往会把课堂所有的时间均用来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应该及时的改变这样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对此教师应该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

举例说明,在讲授《晏子使楚》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丰富课堂的表演,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感受阅读,从而深刻明白文章的内容和其中人物的个性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文章中的人物做区分,而后找不听的学生来演绎。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活跃新颖,也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思想,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习会充满学习激情和动力。另外这样的方式下的德育教育也可以实现更好的融合。在角色扮演的时候,学生会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晏子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四、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从结合德育教学的角度来看,生活化实践的方式是极好的,也十分有利于德育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德育教学,由此可见生活化实践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十分喜欢多动,热爱参与课外活动之中,因此通过课外活动的建立也可以让学生性格得到释放,另外学生拥有了更大的空间活动也会对此有较大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德育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小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今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如今提倡得是师生平等,因此教师也应该及时的转变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亲近,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升华。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
六、德育教育寓于语文课堂,让学生明礼懂理
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设置中有很多是关于讲文明、懂礼貌等相关内容的,学生不仅仅能跟着语文课程的安排将日常的交通安全或者讲文明尧懂礼貌的内容进行学习到位,更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功效。知书明礼是每个家长期盼孩子能做到的,他们小小少年就应该讲文明尧懂礼貌,还要将明礼的习惯贯穿于现实的生活中,语文教师作为野全能王冶,在这里就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功用,将德育教育穿插进来。多年的语文从教经验,我们研究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能发掘出德育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用心发掘,并且用爱教学,让学生真正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懂得德育教育的好处,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每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身上都有所发挥。
结束语:总体来看如今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必须结合德育教学的开展,这样一来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进步,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此教师应该摒弃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实现创新,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将语文教学同生活实践融合,并且注重师生关系的完善,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的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改善,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成长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宣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探索[J].情感读本,2015(11):17-17.
[2]杨秀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J].科研:00056-00056.
[3]景慎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137-137.
[4]程艳芳,张海元.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