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丹
求知中学 325800
摘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必须重视其学习效果,而阅读作为语文学科中的关键内容,对于语文整体教学开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高三阶段是对整个高中阶段学习的总结,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高考结果,这就决定了提高高三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必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高三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高三;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阅读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如果说语文是高考中的关键学科,那么阅读也成为了语文学科中的关键内容。高三是系统化学习的一年,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须重视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采取高效的方法,提供正确的指导,保证阅读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有效知识。
一、立足文章本体,渗透阅读技巧
高中阶段学生接触的文章类型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教学时须在把握文章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阅读。教师应向学生明确不同类型文章的主要特点,引导他们在文章阅读中通过把握其中的关键要素,进而判定文章类型。然后以考试的考察方向为准,渗透阅读技巧,将实际的课堂教学与考试题型结合起来,根据主要的题型针对性设计教学流程,组织学生把握某一特定题型的解题思路,能够快速定位问题考察点,从原文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1]。同时,在阅读时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反复出现的字词、总结性句子或段落作出明显标记,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整体的阅读效率。
例如,教学《品质》时,这是一篇小说体裁的文章,一般的小说不外乎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应思想主题。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教师须引导学生在阅读后简单概括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明确故事叙述中的明线与暗线,在逐渐深入的阅读中丰富主人公格斯拉的人物形象,总结出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升华主题思想。上述过程抓住了教学的核心,在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推动了教学进度。
二、组织小组学习,设计课堂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创设出适宜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小组中发挥潜在能力,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小组成员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以提高高三阅读教学的效果为目标,教师在组织小学合作学习时,应合理划分小组成员,将优等生与学困生穿插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课堂阅读、试卷分析以及疑难问题的解决,实现以优带劣的目标,弥补教师教学的局限性,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思维层面的碰撞交流,实现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元化的形式中提高阅读效率,保证高三语文学习的有效性[2]。
例如,教学《拿来主义》时,以小组合作形式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那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2)“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作者为什么“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两个问题均有明确的针对性,需要对课文内容全面把握,理解作者鲁迅的情感表达,剖析上下文语境,把握问题的本质,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总结归纳答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三、积极实践训练,强化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效果可通过实践结果来体现,也可通过实践过程来强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实践训练,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在读的过程中锻炼阅读能力,积累有效素材,在练的过程中锻炼解题能力,提高应试水平。首先,可组织学生进行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在阅读中感知其优秀之处,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助于加深所读文章的记忆。其次,组织延伸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空间,使其在课外素材中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既能提升阅读能力,又能促进写作水平[3]。最后,结合语文考试中设置的阅读题目作出针对性练习,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易错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在实践中锻炼答题能力,强化阅读水平。
例如,教学《离骚》时,这篇课文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参差变化,舒展自如,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在教学中可作为鉴赏对象展开深入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通过阅读对课文的结构、语言、手法等方面做出分析,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志向,感悟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表达,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实现阅读目标,并将其中的名言佳句摘录出来,实现素材积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的效果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高三这个关键阶段,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尤为必要。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为目标,选择适合高三学生学习的方法展开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世平.浅析高三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7,38:46+129.
[2]刘朋宇.阅读法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52-53.
[3]张杰阁.简析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路径[J].中华少年,2020,21:74+76.